返回第四十五章、风轻(第1/2页)  宋行之活在徽宗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改设定,何苏沉1岁,何苏释16岁,崔适然15岁。更新最快去眼快元芳14,永娇1,元柔1。这样子的话,一些对话看起来就不会这么雷人。

    抱歉,抱歉个。

    s:很多朋友问起那个苏沉两兄妹去京都之后怎么突然转回来说元柔的事,那个是朋友帮我更新的时候搞错了稿子,那个京都卷是废稿,我已经删掉了,大家当做没看过它,接着前面苏州卷的章节看下去吧~~

    ············································

    与何府疏落有致的院落不同,崔家的建筑以大气开阖为长。苏沉下了轿,和哥哥一起跟着带路的几个婆子走,穿过几重回廊,过了桥,再转过数个假山,重重叠叠以假乱真的高大假山挡在眼前,树影斑驳,越觉得面前似乎来到了未被开的某个隐蔽山中,很有自然的味道。

    她偷偷笑了笑,拉着何苏释的衣角,“上次崔适然来我们府上还满嘴说何府漂亮,看他自己这里,哪里又是我们府上比得了的,那家伙看起来这么老实,居然也会说客套话。”

    何苏释又吃惊又好笑,“谁跟你说他老实了?那家伙扮猪吃老虎,我都不想惹他,你倒是说他老实?亏你还活了二十多岁。况且崔府的大体构造是张天师一手设计的,虽然出尘之意甚浓,但是从建筑美学角度说,却是比不上我们那边。他夸何府的园子自是当然的。”

    苏沉还想说什么,奈何前边跟来的田嬷嬷轻咳两声示意,二人怕隔墙有耳,说的又不是什么好话,只得作罢。

    待得进了主院,最前头的开路的婆子殷勤回头让入房内,早有丫头们前来相迎。两人跨了门槛,有人上前来,皂色长袍,青色腰带,干净清爽的模样,正是崔适然。

    他笑着对何苏释道,“怎么这么半晌才来,奶奶都等半天了。”

    何苏释回笑,“方才在家耽搁了一阵,不算太久吧?只是让崔奶奶久等了。”说毕回头看苏沉跟上了没,和着上前拜过崔母。

    崔母含笑让起身设座。丫头上了茶。各人吃了一回她方道:“也不见你们常来玩。释哥儿你同我家之然同窗。也不见常过来。瓜子也不来陪陪奶奶。莫不是我家不好玩?”

    何苏释恭敬回道:“崔家奶奶说地哪里话。侄难得回府。平日里都和之然在一起。若有空。自是少不得过来给您请安。”

    崔母乐呵呵地抿了口茶。放下了。又指着苏沉道:“你不在府内。你这妹妹怎么也不过来?难不成我这老婆子就这么不招人待见?”

    ……怎么就扯到我身上了?何苏沉眼观鼻。鼻观心。低头顺目作淑女状。心中默念万般皆空。随你怎么说。反正你们玩你们地。我只管装作不懂好了。

    何苏释给她使了几个眼色。见她装作不理。只好自己道:“妹妹前些日子出了些事。这段在家将养着。她平日里就常念着崔家奶奶。今日您一派人去。她就高高兴兴地来了。”

    何苏沉有点冷汗地听着他说些客套哄老人家地话。突然崔母道:“沉丫头过来给我瞧瞧。许多日子不见了。”她猛然之间被点名。装不得傻。只好放了茶上前去。

    崔母让她凑近了,随便又看了一会,只是仔细瞅了瞅她手上有没有戴着自己上回给的白玉镯子,看到了后笑着问了几个平日作息问题,又道:“这镯子戴着可好?”

    今天早上奶奶才让我戴上的,我怎么知道好不好,总归是个镯子,还是个蛮贵的镯子。她一面无奈着一面按唐母教的答:“觉得人清爽了许多,也戴着有一段时间了。”

    崔母抿唇笑了笑,又跟几人说了些闲话,最后向着崔适然道:“然哥儿,你带他们去逛逛园子罢,别跟我这老人家呆在房里都闷坏了。”

    崔适然识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