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原委(第1/2页)  宋行之活在徽宗年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氏坐了坐,问了孙嬷嬷一些问题,见天色晚了也就回去了。追莽荒纪,还得上眼快。可巧在门口碰上了给放出来的丫头们,那些丫头连忙给她磕头谢恩,她微训几句,让好好照顾姑娘,也就走了。

    孙嬷嬷见这一队丫头蓬头垢面,衣裳凌乱,就放她们去洗浴休整,让明日再出来伺候。

    不过半个时辰,却有一个梳洗好的十多岁少女推门进来,她头还滴着水,面色也有几分苍白,道:“使君你辛苦了,去休息一下子吧,这里交给我和嬷嬷就好了。”

    使君推让道:“冬葵姐姐,你给关在柴房里三四天了,想是疲累,去休息休息吧,我和嬷嬷在这里照看就好。”

    孙嬷嬷道:“使君去休息吧,这些天难为你了。”使君见如此,也就不好违抗了,拿了食盒出去。

    冬葵顺手锁了门,坐在桌边的孙嬷嬷身旁,低声道:“姑娘落水,是大姑娘不心推的。”

    孙嬷嬷面色一变,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好给我说说!”

    “我们本来是带着姑娘去荡秋千,姑娘吵着要玩好几天了,虽说是冬天,但四五个人看着,想不会出什么事,就进了园子。谁知道三奶奶和着大姑娘在亭子里玩,三奶奶见我们几个丫头带姑娘去,就抓着我们训话,说我们不心,没个老练的跟着,若是出了事就不好耍了。我们不敢动,只好听她训,谁知道转眼就听到姑娘的喊声了。我刚好转过头,看得真真的,是大姑娘不知道了什么火,踢了姑娘一下,姑娘没站稳,就跌进水里去了。也不知道她们是什么时候到的湖边。”冬葵坐直了,细细说道。

    孙嬷嬷恨恨道:“我说三奶奶怎么急着把你们关起来,她关得了人,却不知道‘纸包不住火’么?!大姑娘打自己堂妹妹,还差点害得堂妹妹没命,传出去她这个当娘的还有什么脸?!这下好,不想办法好好医治姑娘就罢了,连面都不露一个!真出了事,她能脱得了责任?!”她顿了顿,又道,“我就知道这事不简单,大冷的天,姑娘平日里最怕水,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跑到湖边玩!”

    孙嬷嬷说到后面,竟有些咬牙切齿:“爷和奶奶在京城,自是照看不到这边,老太太因太后大寿,也去了京城,现在府里没一个能镇得住事的,她打点着我们二房就是好欺负了么?!”

    冬葵嘴巴动了动,还是问了出来:“前两个月老太太去京城的时候,怎么不带姑娘去呢?不带少爷是说他那位先生不喜学生请假,可姑娘不用上学啊,老太太怎么放心姑娘留在府里?”孙嬷嬷道:“本是说一起带过去的,只是那时姑娘正伤寒呢,老太太怕她受不住舟马劳顿,大奶奶又打了保票说会照看好姑娘,老太太虽然还是不放心,但也只好去了。”

    冬葵低声道:“大奶奶也是好意。”

    “大奶奶想是也听到这事地风声了。不然怎么匆匆地把你们放出来。如果姑娘好便好了。不好地话。爷和奶奶那边离地远。还可以瞒些日子。老太太可是再过半个月就回来了。那时府里必定鸡飞狗跳。不知要打罚多少人……”

    冬葵默默听完。道:“嬷嬷。少爷是明日回来吧?”孙嬷嬷点头。道:“少爷回来了。还不知道怎么闹呢。他素日最疼姑娘。”她正了脸色。“这姑娘落水地缘故。你我知晓就罢了。千万别往外传!连少爷都别说!这会子老太太和奶奶都不在府中。闹出来了我们房里还吃亏——这种事情断断不会有人做什么主地。就算老太太在也是没法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多罚罚大姑娘。斥责三奶奶几句。拖到后面迟早是不了了之。”

    冬葵苦笑:“嬷嬷放心。我自是不会嚼那舌头。可那日在场我们房里看到地不一定只有我一个。再说了。在亭子里地地也不止我们房里地。三房里可还有好些丫头厮在那呢。你怎么保得住他们不说?三奶奶房里伺候地可不止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