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赏赐(第1/2页)  抢救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隆基听了李泰初的话,顿时失声,人老了,总是希望子孙承欢膝下,李隆基今年已经六十有五,并不像年轻时那般理智,更多的时候,他都是感情用事。

    他身为大唐帝国唯一的主宰,觉得自己也有感情用事的资本,因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虽然身为皇帝感情用事就是最大的错误。

    王忠嗣毕竟是他一手养大的,李隆基心中自然不可能没有丝毫感情,而这封信里面,王忠嗣也丝毫未提什么帝国弊病,请求出仕之类的话语,唯一的请求只是希望能辞官回长安。

    李隆基收起信件,叹息道:“忠嗣的事情,我知道了,高力士,传圣旨,王忠嗣治理地方,惩处不法,当入长安,为吏部郎中。”

    “是。”高力士轻轻弯腰,然后笑眯眯的去传旨了。

    李隆基穿好衣物,坐下来问起了李泰初的情况,等知道李泰初为宗室之后后,李隆基对他的态度多了几分亲昵。

    李隆基开口道:“我赐你绢二十匹,你且回去,静待忠嗣回京,到那时,再让他为你谋个职位。”

    “谢圣人!”李泰初“感激涕零”的退了出去,几个宦官将赏赐的绢布帮他带了回去。

    事实上,这个赏赐不低了,《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记载:“是时(天宝五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

    “青齐间”说的是当时山东青州、齐州一带的米价。

    二十匹绢布,差不多就是四千钱左右,毕竟现在并非天宝五载,所以价格有一些波动,按斗米十钱的价钱算,也可以买四百斗,也就是五千斤米了。

    这笔钱,明显就是李隆基给李泰初的生活费,若李泰初真像刚才表现出的那样,必然感激涕零,可惜,并不是。

    李泰初出大明宫时,碰到的一个大胖子令他印象深刻,那人胖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肚子都下垂垂到膝盖那里,这让李泰初由不得多看了几眼,也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倒没什么了,李泰初与几个宦官抱着绢布顺利的回到了哥舒府,然后李泰初自掏腰包,花了百多钱打发了他们。

    然后,李泰初和五郎他们三个看着二十匹绢布陷入了沉思,事实上,他们身上的现钱并不多,出发前王忠嗣只给了他们千多钱罢了,而且还是四人平分。

    现在他们身上还有五百多钱,这是准备回去的路上用的,只是他们没想到,李泰初入一次宫,便得了价值四千多钱的绢布赏赐。

    五郎他们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李泰初,眼神中满是迷茫,李泰初知道,这是他们想询问这笔钱该怎么办。

    李泰初摸了摸下巴,感受着胡茬已经开始生长的下巴,开口说道:“不如,我们拿这笔钱去做生意,哥舒府在永昌坊中,这里大多居住着官员富商,我们可以找哥舒翰将军在坊内租借一块地方,做些吃食生意,也不至于坐吃山空。”

    “好倒是好,可是……”五郎他们面面相觑道:“我们几个都不会做什么吃食啊……”

    “让我想想……”

    李泰初仔细思考着,官员们需要早起上朝,而富商蓄贾,平常百姓们也需要一种能快速吃完的食物。

    如今,他们的选择是饼,馒头胡饼等都是饼,李泰初不欲做出太多的创新,他觉得,卖肉夹馍和馒头不错,当然,肉夹馍和馒头都是现在有的东西,李泰初完全可以请人来做,然后自己只需要在一些地方点拨一下,让味道接近后世就可以了。

    当然,为了做出特色,李泰初觉得还得有一样主打食品。

    李泰初眉头微皱,有些东西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还得实地考察一下长安城中的具体情况。

    次日,五郎他们三人在李泰初的催促下早早的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