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孩子不会讲粤语(第1/2页)  漫漫星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家后,发现晨曦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阿莹还在厨房煮晚饭。高鸣与妻子打了一个招呼就走过去想逗逗儿子。谁知正在看的入迷的儿子根本就不理高鸣,正被电视上的动画片逗得不时在哈哈大笑呢!

    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现在网络和电视台的动画片全部都是普通话的,粤语的电视台根本找不到。幼儿园是普通话,看电视也是普通话,搞得6岁的孩子居然不会讲粤语,只会普通话。发现这点,令高鸣很无奈。已经多次强调要儿子一定要学会粤语。因为家住广府的粤语中心城市,父母也是广府人,不会讲粤语是怎样也讲不过去的。

    根据资料介绍,粤语(原称广府语)是保留汉唐语言最纯正本色的语言。也是保留古汉语最好的现代汉语,而普通话则是汉唐以后被北方蒙、金、满等民族侵略胡化的结果。粤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时保存下来唯一拥有完整的文字系统,而且能够完全统一的汉语,即所有粤语发音均有对应的文字,能够用文字完整地记录发音。就算是现代号称国语的普通话都不完整。

    北宋初年,唐国历史上第一本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学习和朗读汉唐古诗最合适的语言就是粤语,而不是普通话。

    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竹枝词》为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粤语里“青、平、声、晴”均是同一个韵母的,读来完全符合诗词的韵律美,用粤语一读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意境了。

    但胡化的普通话,“声”字的韵母却变了,结果用普通话读的话第一、二句完全不押韵,连诗词最基本的韵律要求都达不到,大煞风景!

    还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粤语里“流、楼”是同韵母的,符合绝句诗词第二、第四句必须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但是现在唐国政府强行推行普通话,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全部是普通话,加上动画片又全部是普通话。孩子平时根本就没有讲粤语的环境和基础。最错误是高鸣在孩子学讲话的时候自己不重视,认为在广府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可能不会讲粤语呢?这才造成了现在孩子完全不会粤语的状况。真是大意了!看来今后必须强化孩子讲粤语了。

    其实高鸣常常认为唐国政府应该大力推广粤语,起码应该讲粤语的地位与普通话相同才对。

    不过这些理念显然不是现在能够与孩子讲的,高鸣只能自己愤愤而已了。

    转念间,厨房已经传来阿莹叫大家吃饭的声音了。高鸣哄着满身不情愿的儿子关掉电视到饭厅吃饭了。

    因为高鸣的交代,晚饭的蛋白质丰富。高鸣的确饿了,也就立即大口吃饭了。

    晚饭后,妻子忙着收拾餐具和厨房,和给孩子洗澡等家务,八点多就哄着孩子睡觉了。

    高鸣自然回到书房开始梳理和整理今天修复实验的心得和资料,更加详细地弄清楚仪器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

    根据资料的进一步说明,高鸣发现这套仪器的激发过程是辅助性的,而且用的越少越好。真正的细胞修复完全依靠自身的生物电贯通,引导身体其他部分的生物电响应对病变的细胞进行修复的。所以当自身控制功能完全激发之后就不必每次都使用仪器协助实验了。不过在开始的十来个周期之内最好还是必须使用仪器协助的,否则路由和节点都找不到。实际上,仪器当身体自控功能激发正常运转之后,仪器就会自动停下来,进入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