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 我的抉择(第1/2页)  女亲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载沛说着,我却一直未吭声,如今这个样子,说实话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结局了,若康有为他们事败,光绪被囚,咱们便能以勤王之出手,这样名正言顺,可是万一要事成了呢?

    如今虽然我们都有些认定了袁世凯见孚王府势弱,必会倒向太后和荣禄一方,可是谁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像当初,我们都已经笃定了袁世凯在朝鲜最后会退,可谁知道他硬是给撑下来了一样。更新超快

    历史已经跟原来不同了,到底会走向哪一条路,我不知道,载沛也不知道,刘十九也好,罗胜也罢,就是陈三立也不清楚,他虽然来过几封信,可是对于国内的局势却是只字未提,大多数的人都是希望维新成功的,可是如今看着这个势头,维新也许能成功,可是偏偏他们又把慈禧给惹毛了。

    要说慈禧不支持新政,其实也就有些冤了她,慈禧对于新政,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支持的,变法之初,慈禧便对光绪说过:“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芶可致富强,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由此可看出,慈禧若不是对于新法抱有一丝期望,也不会还政了,虽说,她仍时不时地插手看看,可是来自慈禧的阻力,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光绪和康有为之所以到了这一步,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把慈禧争取到自己这一方。

    慈禧和一般的守旧顽固派是不同的,她自己就曾说过:“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

    许多人对于慈禧的一生功过褒贬不一,有人就只因为六君子之事便认为慈禧是百日维新的最终终结,而在我个人看来,百日维新这败,是败在光绪和康有为几人自己手中。

    慈禧一开始是认同变法的,变法重要内容之一的废八股“上谕”,是经慈禧批准的,这就表明了慈禧是赞同这项变法,对于废八股,守旧派是极力反对的,而慈禧赞同,说明慈禧和顽固派官僚对变法地态度并不一致。

    康有为以废八股“上谕”的颁布为例,说明“百事皆如此”,表明大量的变法“上谕”其实都是经慈禧同意的。总的来说,当时慈禧对整个变法运动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

    但是慈禧对于变法的认同,不代表别人就可以去威胁她的权势地位,甚至,如果变法可以有利于她权势地位的巩固,她是绝对赞成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同治中兴上看出来。

    但是康有为等人现在所为。已经触及了慈禧容忍地一个底线了。超越了这个底线。慈禧便不会再放纵他们几个了。变法之初地顺风顺水。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慈禧未出言反对。只要慈禧不反对。大部分地守旧势力便会持观望态度。只要慈禧一出面反对。光绪等人地阻力便会增大。甚至失势。

    所以。现在康有为等人就如同在悬崖地边缘行走。可是他们却不自知。还认为一切皆在自己掌控当中。袁世凯今天就会回天津了。回天津之后。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去找荣禄。

    载沛见我不再说话。皱了皱眉。道:“妹妹。你不会是心软了。打算叫人去跟袁慰亭打招呼吧?”

    我摇了摇头。道:“以如今我们孚王府之势。不见得能有办法左右他地想法。所以我并不打算找人和他联系。”

    “那你在想什么?”

    我看了眼载沛。道:“哥。我有些不确定。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了之后。无论成败。会以一种什么样地心情来对太后。”

    载沛看着我,也有些不确定,然后道:“秀儿,我知道,你打就在她身边,她也一直都极为维护你,可是你也看地很清楚,她的心太大了,她不肯让自己抓到手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