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集5(第1/2页)  谬论红楼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他人随便点了一些戏。那上了酒席后,薛宝钗又点了一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贾宝玉觉得不过瘾,说:“啊?就点这些戏啊?”

    薛宝钗说:“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出戏热闹不热闹。这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辞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说啊,贾宝玉你真是少见多怪,之前那些戏曲啊还算不上最好的。你过来我给你讲讲这个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戏,据说啊它热闹极了,这个属于压轴戏,韵律好,最主要的是里面填的词有提到元春,你知道不?其实就是跟贾宝玉套近乎,也就是说其实这个横刀夺爱的流言是发生在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并不是贾宝玉和元春之间的。

    那贾宝玉听薛宝钗说的这么玄乎,就说了:“既然好姐姐你这样的博学,那你就念给我听听吧。”

    薛宝钗就念开了:“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薛宝钗说啊,这个不愿意做官的人啊,擦着汹涌淌下的眼泪离开了父母,在寺庙出家了。可是啊,他就像鲁智深一样跟寺庙里的人相处不来,所以不久他又离开了寺庙,穿着草鞋,带着他的破钵一个人云游四海去了。其实薛宝钗说的这些词就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后在告别寺庙时对住持说的话。可是为什么薛宝钗却说这些词与元春有关呢?这就奇怪了。之前作者经常把元春与贾宝玉当成一个人来写,那如果此处不是元春,而是贾宝玉,则貌似合理一点,说贾宝玉之后的命运跟鲁智深一样云游四海去了。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猜测不是,因为之前已经分析过,结局就像杜丽娘与柳梦梅那种类型的。应该是两个人一起,这里却说贾宝玉光棍一条,但并不是一个人,也就是两个人云游四海去了。

    贾宝玉听了就说了:“果然是好词好句,这更难得的是这里的意思还不俗,最喜欢‘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还有那个‘一任俺’这三个字这样的洒脱,才有这‘随缘化’方不脱落。宝姐姐真是无书不知啊。”说吧转向元春道:“是吧?”

    你看贾宝玉怎么说的,说他最喜欢“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还有那个“任凭我们”,必须是我们,有了“我们”,这随缘化才觉得不错。你看,这里就和之前分析的对应上了,也就是最后是贾宝玉成为一个鲁智深那样的和尚,带着元春云游四海去了。

    贾宝玉接着对薛宝钗说:“若不是由你点化,这样的好词好句竟给我生生错过了。”可是你看这里贾宝玉却暗示说,因为薛宝钗的干涉,贾宝玉和元春并没有实现双宿双飞的梦想。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不肯定,也或许贾宝玉是在说,要不是薛宝钗你,或许我就想不到这样的好点子呢!

    这时元春冷冷地说:“安静看戏吧!还没唱山门倒先妆疯了。”说啊,贾宝玉你还是安静地看戏吧。可别还没开唱呢妆容就乱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贾宝玉啊,你要是真想学鲁智深那么做,你别这么激动,你得从长计议,三思而后行才可以。

    这时台上的鲁智深正好唱到薛宝钗说的那些词,而且鲁智深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跟贾宝玉收藏的那串是类似的。

    这时旁白说:“至晚散时,贾母意犹未尽,因深爱那个扮旦的和一个扮丑的,命人带进来。”我们虽然不知道哪个是丑哪个是旦,但我们知道这是指的一对男女两个人。而且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和鲁智深。那我们猜测丑可能指的是鲁智深,也就是贾宝玉;旦指的是孙悟空,也就是元春。是不是这样呢?另外,之前书里提到过,贾母最喜欢的两个人是谁啊?那就是贾宝玉和元春。

    那那些戏子就在贾母的命令下进来了,在贾母面前站成一排。贾母问:“谁是龄官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