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7 军改(第1/2页)  五代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要改组禁军?”

    回到皇宫之后,李从厚就召见了高汉筠、郑仁诲几个枢密院的官员,商讨关于改组禁军的事情,禁军是朝廷对外的主要军事力量,地方方镇的军力在李从厚几个举措之后,已经没有多大的威胁性了,兵力有限,战斗力有限,是守有余攻不足,所以李从厚不必再担心什么,哪个不开眼真要是作乱,李从厚也会有足够的实力平灭,所以李从厚对禁军是格外看重的。

    宋国的禁军承袭于后唐,而后唐的禁军实际源于用创建的河东镇军队,起先有很多少数民族,后来兼并了各地方镇的军队,自那以后当然是以汉人为基础,后唐以唐朝继承者自居,除了唐朝的六军之外,还融合了后梁的不少禁军,后来李嗣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但依旧系统繁琐,军号林立,这是李从厚极为不喜欢的。

    除了留守洛阳的中央禁军之外,其实地方上还有很多留守部队,也是禁军系统,派驻到地方上进行更戍的,繁琐的军队系统,自然不是李从厚想要的,地方上的留守部队和中央禁军本就该有分别。

    “正是如此,当年先帝也曾经整编禁军,削减了大批军号,然却还是不彻底,加之当年先帝身体有恙,也不曾做完此事,现在朕就完成先帝的遗愿,将禁军的整顿彻底完善。”

    “陛下自然可以,只是臣等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整编改组?”郑仁诲问道,这件事他也是不知道,虽说李从厚早些年也曾提及过此事,却也不过是闲谈之时略微提及而已,现在李从厚再次提及,他也知道李从厚必然是有决心去做好此事的。

    李从厚当即对众人解释道:“其实不单单只是禁军,而是整个国中军制,本朝推行的是募兵制,如今国内,有中央禁军、地方守备军、方镇牙军、屯田军,军号繁琐,朕就不必多说了,枢密院专掌全国军务,自然更为清楚,朕想着,屯田军可以慢慢的转化为地方百姓,裁撤安排到各地屯田的军卒,本就是年老体弱之人,也不指望他们继续沙场卖命,这些人很多都为国效力几十年了,也该安享太平了,所以必须要优恤,分拨给他们土地,免除他们的徭役,而方镇牙兵,朝廷有那么多军队戍守地方,何苦私置牙兵,也该废除这前朝陋习了,地方守备军,当以本地人为主……”

    李从厚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也是口干舌燥,停了下来,让他们消化消化,自己也喘口气再说。

    “这军务繁杂,需要你们细细商讨,再拟定出一个妥善的方案,要照顾好各方,不能引起骚乱,改组整编的用意在于明确规制,而不是变得更加复杂,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们应该知晓,所以朕就不必赘言了,你们可以自行商议,拟定好条陈之后,呈报给朕看看,再行定夺!”

    “臣与枢密院诸位同僚必定秉承陛下之意,办好此事,还请陛下放心!”高汉筠捋着颔下长须应道,他都六十四五的人了,身体不行了,也不知道还能为李从厚效力多久,但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一天,他就会尽忠职守的。

    “高相年纪大了,也不必太过辛苦,交给下面的人多分担一些,朕继位以来,承蒙高相倾力相助,方能稳固局势,高相务必要多多保重啊!”李从厚宽慰了几句,虽然只是几句话,却让高汉筠倍感欣慰。

    “至于禁军,如今洛阳留守禁军有近十五万之众,除内廷亲卫、巡城禁军、九门守军之外,还有十三万之众,可整编成十三军,内殿直警戒,亲直随驾拱卫……十人成队,十队为都,十都为营,五营为部,两部为军……”

    按照李从厚的想法,军队尽量的简化,所以才确定了这样明确的编制,十个人一队,百人一都,千人为营,一部五千人,一军万人,队有队率,都有指挥使,营有都指挥使,部有副将,军有大将,确定了控鹤、千牛、羽林、捧圣、龙武、龙骑、骁骑、鹰扬、天策、神武、龙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