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3 国威不在(第1/2页)  五代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诏令:以洋王李从璋任卢龙节度使,掌幽、檀、儒、顺四州军务,刺史掌地方行政,以张彦泽任节度副使、史匡懿任判官、翟光邺任判官……以郭璘任幽州刺史,孔知濬任儒州刺史,李筠任檀州刺史,唐景思任平州刺史,索万进为榆关防御使……”

    “诏令:今中书令领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不幸病卒,朕心甚哀,决议罢宣武军号,原宣武军兵卒择其精锐充入禁军,其余兵卒归地方防御使节制,迁左拾遗吴承范任汴州刺史。”

    “诏令:徐州节度使安元信,四朝老臣,年老多病,上书告老,朕岂能不念人情……迁成德军节度使石敬瑭出镇武宁军,坐镇徐州,防备南吴,罢成德军军号,择其军中精锐入禁军,其余兵卒归地方防御使节制,授贾仁沼任镇州刺史,授孙汉英任镇州防御使……”

    几道诏令颁发,李从厚算是安排好了燕云之事,依旧推行军政分离,先前那些参与叛乱的人已经悉数斩首,各自的主官需要重新任免,李从厚也是精挑细选,算是安排了一些他觉得还行的人来守备边疆,同时废除了成德军、宣武军的军号,该由防御使掌州府兵权,刺史掌军务,内地的州县与边疆还是有差别的,边疆的刺史需要更多的权力,防备契丹的入侵,若是是军政一把抓,李从厚还是舍得放弃一些权力的,总得有个弹性空间,不能挤压的太紧了,权力若是都集中了,必然就是中心强外围若,这不是李从厚要的结果,他只是不希望节度使坐大,以武将治理地方,确实是不合适的。

    归德、平卢、义武、天雄等镇的主帅也是看清了局势,胳膊拧不过抬腿,纷纷上书愿意响应朝廷的政策,节度使只掌兵,不治民,李从厚自然是乐意的,所以纷纷允奏,加上李从厚先前的安排,等于关东几乎所有藩镇都是交出了民政、财政两项权力,只保留了他们手中的兵权,兵权是他们最为在乎的,李从厚没有动,这也是为何他们能够接受的原因。

    “直到今天,朕才觉得朕是这个帝国的主宰,在此之前,朕总是需要防备那些地方藩镇会不会作乱,朕并不是害怕他们作乱而无法平定,而是一旦他们作乱的话,民生就会受到重创,国家财富都要浪费在平叛的事情上面,近年来天下不安,各地灾害甚多,需要钱粮安抚,朕不希望拿着赈灾的钱粮去做平叛的事情,如今中原各地藩镇,纷纷解除了财政、治民之权,他们想要的是兵权,而朕要的是民政财权,这算是各取所需了!”

    李从厚的心情很好,这些年来,他御极天下,可实际上,他能够做主的权利并不多,整个后唐帝国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地方藩镇把持着,他们握着兵权、财权、治民权,虽然很多藩镇对朝廷还算是忠诚,但还是有很多人实际上做的是割据地方称雄的事情,不允许朝廷干涉他们的权力,否则他们就会作乱,李从珂、赵德钧尽皆如此。

    如今李从厚通过李从珂、赵德钧、赵延寿的叛乱,再加上打败契丹,已经定鼎了他的威望,各镇节度,无不敬服李从厚的英明神武,哪一个军阀还敢自诩能力和实力胜过李从珂、赵德钧呢,就是石敬瑭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只要李从厚不懂他,那么石敬瑭就不会轻举妄动,而李从厚要的也不过是石敬瑭的臣服,而不是将他逼到绝境。

    在民生上面,李从厚做的也很好,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开垦荒田,兴农兴商,种种举措都让李从厚收到了很大的民望,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兴兵作乱。

    “自陛下登基以来,行王化之道,与民休息,广施仁政,天下归心,以陛下雄武之姿,该有此等结果。”

    听着郑仁诲的奉承之语,李从厚的心里还是很舒坦的,只是这样的话听的多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李从厚还是希望如以前一样,听到的更多的是规劝谏言。

    “朕近来在想一件事情,朕承袭的乃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