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平边策(第2/3页)  汴京宫阙:阳关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时那神采奕奕的样子,定然耀眼极了,柴熙云心内不觉升起一股暖意,自己父亲的心意,她当然想得明白,难得的是,普天之下,还有人能秉承先帝的志向,还有人敢执枪跨马,收复河山,更值得庆幸的,这个人,就是杨延昭。

    “郡主”,许是没有得到回应,杨延昭这才柔声唤了一句,柴熙云回过神来,答道“公子这番话,颇有见识,熙云敬佩。”

    “熙云?!”

    杨延昭听她自称闺名,而并非那冷冰冰的“本宫”二字,不禁愣了神,竟然被这一声自称羞红了脸,那旁柴熙云一时也反应过来,不禁惊愕自己浑言,连忙转了话题,“近来辽国频频示好,还特意送来了一位和亲公主,马上就到京了,不知公子可知此事。”

    “朝堂上下沸沸扬扬,六郎亦有耳闻,其实无论辽国送多少位和亲公主,也难掩狼子野心,终是缓兵之计,到底还是官家仁慈。”杨延昭语气中带了几分无奈。

    柴熙云又道“公子可知,宋室也会送一位公主,去往辽国和亲,无论此人是谁,一去辽国,山高路远,作别故土,纵得夫君庇护,也终归不是良配。”

    “如此一来,岂非屈辱。”杨延昭腾然其身,语气中带了几分薄怒,骤然又明白过来,柴熙云亦是皇族,且才情、样貌皆胜他人,这和亲之事,莫非…思及此,转身面对着府门,急切的问道“郡主,您可会身陷此事!”

    柴熙云并非听不出他的急切,却也有意试探他,故而平静地问道“我会不会身陷其中,与公子有何相关。”

    “当然与我有关,六郎对郡主……”杨延昭止住声,心里犹豫了几时,终于还是定了主意,行至门前,恳切道“六郎自那日京郊见到郡主,便对郡主一见倾心,郡主博学聪慧,绝美无双,乃是六郎毕生所求,若得郡主真心,自是六郎之幸,若不得,六郎也必竭尽所能,护郡主一生周全。”杨延昭也不知今日哪来的勇气,竟借着一股劲把心里话和盘托出,他虽说了良久,却久未得到回应,自思如此直白的说话必然讨不到好处,正自悔莽撞,连忙说道“六郎情之所起,一时忘形,冒犯郡主了。”

    “和亲的事与本宫无关。”柴熙云起身缓缓开言,杨延昭立刻凝神听着,“如你所说,官家有他的仁慈,自然不劳公子为本宫忧心。”

    “是”杨延昭听她语气平静,仿佛与方才同自己共谈策论的郡主殿下判若两人,只好失落的应着声,准备把《平边策》呈递回去。

    柴熙云轻轻侧倚在门旁,墙角几株樱花交错掩映着,阳光洒在她精巧的面庞上,嘴角含着浓浓地笑意,凝神聆听着门外男儿一声一声真挚的话语,心底温润,她有意试探,杨延昭的情绪忽高忽低,柴熙云不禁暗笑,如今觉出他当真失落,终也不忍,随即笑道“公子说要护我一生,熙云记下了,望公子不要食言。”

    此话一出口,杨延昭不禁心花怒放,大喜过望,赶忙道“幸得郡主所托,六郎决不食言。”

    “《平边策》望公子好生珍藏。”柴熙云莞尔轻笑,留下此话便先行离去,杨延昭连唤了两声,未得到回应,却听巷子外声如玉石,一句颇具防备的话砸入耳中。

    “什么人,敢躲在南清宫侧门。”

    遥遥一声,传进巷内,杨延昭登时警觉,凝神朝官道上望去,只见停下一辆垂着黄纱幔帐的马车,周遭拥簇数十者众,马车侧帘掀起,里边的男子,二十多岁的年纪,模样周正,眉间轻蹙,正朝杨延昭这边望来。

    卫王元佐。

    杨延昭见是他,匆忙上前施礼道“臣天波府杨延昭拜见卫王殿下。”

    “杨延昭”赵元佐打量了他一眼,遂笑道“原来是杨六将军,不知将军在这侧门做什么呢!”

    “呃”六郎微滞,赵元佐闪目瞧见他手内的东西,许是太过熟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