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稀奇事。(第1/3页)  河东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9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稀奇事。

    阿良来到这个江南小镇,第一个不理解就是这个小镇上许多老头子很不文明。阿良走了那么多地方,唯独觉得曙光镇上人们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一点。不是阿良不尊重老人,而确实有些人的不文明让阿良真的难以对他们产生尊重的感觉。

    对于这个困惑,阿良说起来还有些难为情,因为这个不文明就是随地小便。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小便更加无所顾忌,这让阿良大跌眼镜。阿良在老家时也知道,人们内急的时候,常常会找个墙角解决问题,在小便之前也要四下里看看有没有人走过,尤其是异性走过,那就尽量避免,这多少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阿良到了曙光镇才发现,他以前的认知被完全颠覆了,越是年纪大的老头子,撒起尿来越是旁若无人。

    在阿良看来,连圣人孔子都认为,人有个成长过程,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阿良的理解,人越是年老,所作所为应该越是不会逾越规矩,文明程度也相应的越高。奈何他在街上行走的时候,时不时的看见那些老者时常毫不顾忌的小便,也不管你旁边有没有人走过。那种自在毫不在乎旁边是否有老人或者小孩或者是其他什么人走过。这种现象,好长时间阿良都不能够理解。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这里身为长辈的一帮老头子,脑袋里根本就没有文明的概念。

    好在,几十年后,阿良再走在曙光镇街上,这种现象看到的渐渐越来越少了,这说明后来者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了,而没有文明意识的一代人也被时代所淘汰了。看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也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的积累,对于这种进步,阿良也在想,这或许应该有他们这些教师平素对的文明教育有关系吧!当然,在后来的课堂上,阿良也和经常抨击这种不文明的表现,教育从小就要有个文明的头脑,从小就能够在头脑里播下一颗文明的种子。

    阿良来到这个小镇,第二个不理解就是这里对于外地人的歧视,那种不屑就好像从娘胎里带来的,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无钱,一律对外地人歧视,对于当地人这种浅陋的认知,阿良也是满脑袋的困惑和不理解,有钱人和有钱的地方阿良也见过,但他确实没有想到,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迅速的长三角,当地人们的思想意识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开放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政策,一方面经济的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思想的改革开放和进步。当地人其实不知道,能出来闯一闯天下的这些人,在他们当地来说,都是一些社会或者行业的佼佼者啊!就好比早期留美人员一样,没有能力和本事绝对是难以漂洋过海独立谋生的。

    其实,对于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来说,好多都是来自于上天的恩赐,就好比现在的巴西,大自然给了它优渥的自然生存条件。但个人要在这个环境里活得好,还需要勤奋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阿良看着那些手上和外地打工者干着一样的活儿,而嘴上却在极尽贬低外地人怎么怎么不好,他实在想不通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古人所说的“夜郎自大”吧!想想也是,就算当地经济大发展,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知道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只能是越来越固步自封。所以,当多年以后,阿良发现,那些来到小镇上敢于经营的外地人,好些都发家致富了,而好些本地人,依旧在工厂里拿着几千块钱,过着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没什么变化的生活。安稳有时会成为人们不思进取的一种强力。

    所以,阿良也越来越觉得,人世间不知道变通,一味守旧,迟早是要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所淹没的,也许这是阿良多年后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的一个道理。

    其实,我们的先祖早就告诉大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