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看一场老鼠娶亲(第1/3页)  赤血洗妖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公孙望便去县衙报官,县衙收了状子,便打发他回来了,过了几天他再去打探,便道是在这大灾之年,百姓处处流离失所,救济灾民方才是当务之急,擒拿凶手之事,只好日后再说了。

    公孙望也知道什么救济灾民云云不过是个托词罢了,便花了些银子,把衙内上下打点一番,衙门里才放出话来,必定急急捕拿凶犯,为死者申冤雪恨。如此过得数天,却哪里有什么音讯?

    公孙望只好请了僧人在家中做水陆道场,保佑张氏转世托生到富贵之家,不象这一世受那兵刀之苦。

    雀官劝父亲道:“既然官府指望不上,不如父亲在外做买卖的时候,多和各路客人打听,要是有人认得那两个人,有了确切的消息,再来报官去捉拿!”

    公孙望心中惊异,见儿子年纪虽,却说得十分有道理,不觉欢喜,道:“我儿说得是,要有了确信,才好去拿得!”又见雀官学业荒废了许久,便替他重新找了间私塾念书,好在雀官十分聪明,一教便会。

    雀官又央求父亲,想去学枪棒武艺。公孙望不知道他的心思,只道是孩儿心性,不忍拒绝,便找了个当地有名的枪棒教师,叫作田教师的,让雀官每天早晚去跟他练习武艺。

    雀官却是有心人,他这几个月经历数次生死,又眼见世道不太平,便知道光做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是没用的,况且母亲之仇,恐怕还得自己去报,因此立志要学成一身好本领,分外刻苦,除上学外,倒有大半时间练习枪棍武艺。

    公孙望见他辛苦,便常常花了银子买些补品给他补补,雀官便一日日健壮起来,那田教师也夸他能吃苦,学得快,,更加用心教他。

    如此过了一年,雀官的枪棒武艺已练得稍有模样,也比同龄孩童显得大了许多。公孙望虽然舍不得儿子,但为生计所迫,也不得仍是外出做买卖,一年当中有大半时间在外,他每到一处,便向来往客人问讯,却始终没有那两个贼人的消息。

    雀官在家,上学习武格外勤奋,这天从学堂回来,却正是秋日时分,天色尚早,只见街市之上,有许多人聚集在一起,闹哄哄的。雀官本来不是爱热闹的性子,同学易明山却非要扯着他一起去看。

    走到跟前,只见街边一圈人围着,中间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甚是健壮魁梧,腮边青惨惨的都是胡须渣子,另一个却是个七八岁的女童,扎着两个辫,一双眼睛大大的。地上却是用木板搭着一尺来高的台子,上面用木头搭成亭台楼阁,回廊假山之类,虽是微,却十分精巧。

    中年汉子抱拳向四周作了个揖,开口道:“人姓薛,乃是冀州人士,因来此处投亲不着,盘缠都用完了,父女二人衣食无着,甚是窘迫。因为女从学了些玩意,此时无法,只好献丑演给诸位看,赚些盘缠。诸位要是还觉得有些趣味,便请赐些赏钱,要是入不得乡亲父老的眼时,也望海涵。”

    便喊了一声:“芸娘,且仔细了!”那女童脆生生应了一声:“哎”,便从怀里取出一面锣,“当”的一声敲响了,道:“各位叔伯婶子、大哥大姐们,且看好了,待会多给芸娘些赏钱。”

    只听她从嘴里发出一声清啸,台子下面便有两扇门打开,从两扇门里各爬出十几只老鼠,都穿着的衣服,有穿短打的,有穿长袍的,有几只还穿着长裙,都沿着台边的台阶爬到台上,一溜烟钻到那些房子里去了。

    众人看得稀奇,雀官见到这么多老鼠,却心里有些发寒。过得片刻,便听得吹吹打打之声,唢呐、鼓乐齐鸣,雀官见那圈子里没有这些东西,也觉得吃惊,仔细打量,原来声音是从芸娘嘴里发出,和锣鼓唢呐一模一样,十分奇异。

    四周的人见了,早轰然叫好起来,刹时间鼓乐声住,从台上一间房里走出一只老鼠来,穿着一件黑色长衫,人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