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悠远追溯(第2/3页)  紫笛梦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准备长编大论:“我记得我刚到这里,便是现在这般景象。据我去世的师傅口述,连他也不知道这座庙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只知道久远前建立这座庙的高僧法号东江禅师,座下仅有一位沙弥伴随左右。此庙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拥有着很长时间的香火,后来为了躲避文革时期的动乱,为保存此处的一履历史与佛缘,我师傅的师傅便与周边的信众合力拆毁了一半以上的建筑,再用水泥结构将这核心部位掩盖住,圆柱上本来密布的金漆,原来是经文和建庙的历史,当时也同被刮掉,我每天诵读的早课便是代代相传的金漆经文,但传下来的只有口述,断章甚多,我能背下来的也不过十之三四。”

    邯湘婷更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推理,指着石案,冲口而出:“那石台上面有不一样的痕迹,是不是……”

    老者不等她说完,边点头作答:“哈哈,姑娘好聪明,没错,这里的一切金属制品,原料都是正殿石案上的铜佛所铸,金属窗框、桌椅,甚至包括现在你们座前的茶杯。在那段时期谁也不敢来这里参拜,大佛为免被捣毁,只能如此,就连当时的出家人也留发劳作,穿着与普通人无异,慢慢的,知道这里的人就少了,随岁月流转,几近于无。”

    邯湘婷非常感兴趣地端倪着眼前的铜杯,想不到,这原来还是有那么离奇的事情:“哗,那不就是好厉害吗!我现在用的茶具都是大佛的一部分,真不敢想象,哈哈。”邯湘婷站起身来,轻佻的步伐,走向天井射下来的那一道光柱,光柱下的她起舞般地旋转着,目光再一次感染着这神奇的地方,每一次从一开始的神秘,直到现在更穿透着一股浓厚的历史芳香。

    老者依然呵呵地笑着,而余大剑也仿佛欣赏着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此自然且悠美。

    邯湘婷携着兴奋的心情,回到座位上,大胆地问:“那你就真的是和尚咯,我还没见过有头发的和尚呢,嘻嘻。”

    余大剑有点不好意思:“大姐,你这话也问得太……”

    邯湘婷自知失语:“哦,好像有点不太礼貌,对不起啦。”

    老者却很从容:“无妨,老衲确实是有头发嘛,呵呵。”

    邯湘婷见老者不在意,便又对余大剑发出疑问:“那师傅,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呢?这里真的很难找啊。”

    余大剑却故作姿态说:“老臣是通过熟人的介绍,方觅得此地。”

    “哦,那熟人是谁啊?我认不认识的?”邯湘婷又追问。

    而余大剑提起铜杯喝茶,无意回答,邯湘婷见状就知道他又在回避自己的问题,嘟着嘴。

    老者又来呵呵一笑,对这余大剑说:“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说的那个人熟人的时候,正是大雨天,他蹲在我门前躲雨,看见那个情景,忽然就让我想起我师傅收留我那天,也是差不多的场面。也许是一种机缘吧,所以我就让他进来了,”

    余大剑放下铜杯,淡淡地说:“是啊,他说你那天很奇怪,他回头昂首看到你,而你却只是一直注视着他,也不说话,一动不动地只是深视着他那副有点狼狈的样子,他还以为你是要赶他走呢。”

    老者却又叹息一声:“哎,惭愧啊,我当时是有点入神了,想起自己当初就如他那天不堪的模样,带着一身罪孽,团缩在铁门前,磅礴的大雨随寒风湿透了衣襟,那股凄冷让我不再有存世之念……”又沏进一壶新茗,邯湘婷目光被老者和祥的语调吸引。老者稍稍停顿的话语悠然再起:“当年我嗜赌如命,欠债累累,最后落得妻离子散。就在这铁门前,我的老师傅为我遮风挡雨,把我带进了这座被人世间遗忘的残庙……”老者宛如冷嘲一般地笑了一声:“哈,想不到啊,认识我的人,对我非打即骂,不认识我的人,看我这身颓气,也是冷眼漠视,唯独我那老师傅还肯接纳那样的我。记得他当时听完我的经历后,只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