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大漠孤烟直(第1/3页)  武之侠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芦子关,奔离长城,虽是荒芜塞外,却是天高野阔,秦轩如出牢笼飞鸟,纵横驰骋起来。

    大漠乃让人热血之处,汉有卫青、霍去病纵横大漠无敌,唐有李靖、苏定方奔袭降服突厥,秦轩儿时于军中每每听将士们谈起皆是心神向往之,胸中似有一团炽热的烈火熊熊燃烧着他幼小的身体,恨不能立刻提枪上马厮杀一番,去大漠挥戈征伐,建男儿功业,报君赐国恩,父亲秦北炎也是言传身教,教诲秦轩忠君报国,体恤黎民之苦,可自从跟随大师傅学艺,秦轩却渐渐矛盾起来。

    大师傅与秦轩的父亲秦北炎亦师亦友,是秦北炎当年带兵偷袭李克用军营时救下的,李克用手下的一名将军屠灭了一个村子,杀了几百人,大师傅只身闯营杀了那名将军,自己却被上千军士围困,幸亏秦北炎正好带兵攻打李克用军营,这才救下大师傅,从此大师傅便留在了沧州横海军中,经常提点秦北炎及其手下功法,颇受横海军将士们敬重。

    大师傅教给秦轩的不止是武艺功法,还有他一生的阅历,言及秦轩父亲之时,大师傅曾言秦北炎心性软弱、太过愚忠,并不适合做一方豪强,所以教导秦轩之时便时刻锻炼他的性情。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功成名就,那是要登尸山、趟血海的!”大师傅每次提起此话都是慨叹不已,仿佛真的看到了手握重兵的将军们站立于尸山血海之上一般。

    那时秦轩年幼还无法理解,进入太学后听讲学每每提及为官为政之道之时,皆言轻杀伐、重恩典、择贤士、恤民苦,倒是同大师傅之言不谋而合,可是如此又怎能建功立业、忠君报国?每有此疑问大师傅就会告诉秦轩,好男儿当仗剑走天涯、管尽天下不平事,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侠士,强过功名利禄百倍、千倍!

    大师傅曾在大漠苦修十年,深知大漠百姓疾苦,对卫青、霍去病及李靖、苏定方之功名颇有微词,总是说杀戮太过,以无数人命搏得的功名算不得真功名。

    拥有着一腔想要纵横沙场热血的秦轩自然不赞同,挺起小胸脯便会争辩:“匈奴、突厥屡犯边境岂能不予以痛击!难道要任其入侵不成!”

    大师傅却是苦笑摇头,说秦轩只知胜却不知胜之苦,连年征战不只是匈奴、突厥死伤惨重,大汉、大唐又如何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如此杀戮实为下下策,“政当以谋为先,战实为守也。”秦轩自是听的一塌糊涂,深不以大师傅此话为然。

    大师傅出自少林,却不戒酒肉,说自己不是当和尚的料,徒给少林抹黑,只好行走江湖了。

    在大漠十年,大师傅领略大漠风光,有感于烟沙尘暴,将一身少林绝技融合成天尘诀,取天下沙尘尽为我用之意,将少林的各种武功绝学融合于大漠的沙舞之中,如沙暴的拳法、似沙尘漫舞的身法、若指间沙的指法、像大风沙的枪法、仿流沙的剑法,踏沙而行的腿法,最重要的是凝聚漫天沙尘于丹田的心法,秦轩只学得了皮毛,大师傅说要有大漠之行感悟风沙之变方能小成,如此秦轩倒要感谢朱友孜了,拿自己的命成全了秦轩的武道之行。

    秦轩快马奔行十里,远离了关口,在一个小镇停歇,购买些火折子、火石、火镰等取火之物及一人一马的干粮、水和酒,还有各种调料,这些是大师傅告诫他在大漠的必需之品,索性也剪了如大师傅般的寸许短发,又换了身麻布粗衣,特意多买了两套备用,将三尺青峰连同大包袱斜背身后,让乌骓马吃饱喝足这才上路,边塞苦寒之地,似秦轩这种单人独骑闯荡之人极多,倒也无人在意他。

    装备充足,秦轩心中藏着大漠,便一路飞奔,经朔方、过石子岭周围一片荒废之地,终于走进了库结沙,一片仿佛没有边际的沙漠。

    此时已是春夏之交,正是草猛长、莺乱飞时节,沙漠中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