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棋局(第2/3页)  谋画江山之玥下承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承拜别前,朱继武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承儿,你对于赵太傅和氏璧窃案及刑部尚书府卷宗失窃案有什么看法?”

    朱允承并未打算回避这个问题,原来这才是父皇今日召见的真正目的,“回禀父皇,儿臣拙见,这两件事恐为一人所为,或者说是同一群人做的,但目前所得证据甚少,看着虽是简单的窃案,却牵连甚广。这只是儿臣得猜测,恐无法轻易做出判断。”

    朱继武点了点头说道,“确实,赵德钦与顾晚卿均为朝廷重臣,丢失的一为御赐物品,一为要案卷宗,朕觉得这件事恐怕不那么简单,承儿你可愿助父皇解决此案?”

    “儿臣怕能力不足,先前的司造府案仍悬而未决,请父皇明鉴。”朱允承猜不透父皇让其参与调查的缘由,究竟还是因为关系到太子吗?似乎不对,其一,父皇应该还不知道司造案的一些相关细节,那么并不会把这些事与太子扯上关系。其二,就算父皇已经知晓了所有的事情,以父皇的睿智,不会不知道指向过于明确反而引人怀疑这个道理。既然猜不透,还是不要明着趟这趟浑水比较好。

    拜别了朱继武后,朱允承顺道去了一次芜寰宫,坐于母妃身侧的时候,望着母妃的容颜有些出神。辰贵妃则满心欢喜的笑称儿子还是长不大,跟幼时一般总是痴痴的望着自己,看着这可怜样,就忍不住想要抱抱他呢。

    这些话,朱允承自然一句都没听进去。此刻他所想的,是自己与母妃细看起来确实长得完全不像,幼时他一直以为不像是因为自己长的像父皇,而今日仔细端详了父皇,居然也最多只能算四五分相似罢了。洛玥所见的画像居然与自己有八九分相似,看来他还是必须再去一次梅州,亲自求证一下这个事实。

    已近亥时,飞羽阁内仍然灯火通明,琴娘端着一碗参汤步入了朱允承的寝殿,向着仍在桌案前挑灯夜读的朱允承福了福,端出了汤碗置于桌案上,往前推了推说道,“殿下,时辰不早了,喝了老奴的这碗参汤,早些休息吧。”

    朱允承放下书卷,取来参汤一口饮尽,“琴娘,你怎么来了,这些事让云良做就行。”

    琴娘又递上了一方丝绢,朱允承接过丝绢在嘴角上擦拭了一下还给琴娘,又拿起书来读了起来,不过一会又放下书,正对着琴娘睨了一眼,“琴娘,有什么话不妨对本王直说便是。”

    琴娘默默地收了桌上的汤碗,低着头有些扭捏,“殿下,您别怪老奴多嘴,沈姑娘现在在府里名不正言不顺的,毕竟她也是个清白的姑娘家……”

    朱允承将手中的书放下,站起身来踱了两步,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想过,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他也一直没有动过清阙,就是怕毁了她的清白。“琴娘,你有心了,本王已经在考虑清阙的事了。至今本王并没有动过她。所以你也不必对她另眼看待。”

    琴娘闻言跪在地上,打了一下嘴巴,“是老奴多嘴了,那日殿下特意招呼老奴来飞羽阁伺候沈姑娘早起,老奴以为……”话说到一半琴娘又即刻收声,掌了一下自己的嘴。

    朱允承上前扶了琴娘起身,“琴娘,在本王为清阙正名之前,就劳您多费心照拂她了。”

    “殿下放心,照顾沈姑娘,琴娘自当尽心尽力。”说罢琴娘识趣的端着汤碗退了下去。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年关将近,事务繁杂,朱允承将前往梅州的计划推迟到了年后。今年风雪日很多,在岁末那日又飘起了雪花,原定的烟花庆典似乎是要被这突来的大雪影响了。

    洛玥回盛京后就一直盼望着再看烟花,无力的瞧着这窗外的大雪,摊开手接住了偶尔逃进窗里的几片,呆呆的瞧着它们在掌心融化。

    琴娘端了手炉塞进她怀里,并转身替她关上了窗户。“沈姑娘,外面冷的紧,你可别受了凉。”

    洛玥将手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