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1 悲喜莫禁(第2/3页)  乡野兰如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区一个古奉先,能成多大气候?”

    众人都知不是古奉先敌手,但有了尘等人作主,协同一心,还可一搏,所以大家不由地轻松了许多。众人坐的坐,站的站,又帮着出了些主意,也没形成什么定论,大伙见天不早了,就一一地散了。

    等了两日,大真人果然从龙虎山来了,带来了几十个高手。英雄们见加了人手,实力又增,不由得兴高采烈了一番。数日中,大真人忙着见各门各派高手,也没好好坐下来谈谈剿灭神农教的事。

    直到有一天,灵灵终于等得不耐烦了,便开口问大真人:“政儿,婶母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婶母大人有话吩咐,侄自然领命!”

    “自上次政儿回乡,已近三月了,已是冬尽春来,可古奉先依旧没有什么消息,难道你不担心么?可别忘了,你的宝剑已经失落了!”

    “婶母教训的是!”大真人谦恭地说,“可是光急也是没用的。说实话,宝剑丢失之时,我比任何一个人都着急,可是急也没用,得找到古奉先才行呀!”

    灵灵深思了一会儿,问:“有没有古奉先的消息?”

    “暂时没有!不过,婶母请放心,我已经派出了多路探子,以徽州府为中心,四处寻访,五百里内的各个角落都不会放过,如果神农教仍在活动,无论如何也逃不开侄儿布下的眼线!”

    灵灵面有愧色,说:“是婶母多心了!”

    “不怪婶母!”大真人恭色道,“数日来,侄儿忙于俗务,倒忘了与婶母说说这至关重要的事了!”

    “无妨!婶母年龄渐渐大了,有些事力不从心了,还得你主持大局!”

    “婶母是长辈,见多识广,理应婶母挂帅才是!”

    “行了,政儿!婶母自上回清凉峰一战受伤后,觉得身体大不如前了。再说,红艳和红杏的孩子出世了,看看薇,日子也近了。婶母是女人,这些事才是婶母该操心的。那些大事,还是政儿拿主意的好!也省了婶母不少心,正好可以跟孩子们乐乐!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婶母已是做太婆的人了,那些江湖大事,婶母觉得管得腻味了!再有,修行之事,婶母怕也是断不了六根的,自明日起,婶母打算脱下这身僧服。反正,婶母也早离了庵堂,早没了尼姑的身份。不过是自以为一日拜了佛祖,便得信一辈子。没想到越临老,越离不开亲人!婶母也想过了,老了,总得有个依靠!入不了庙,就靠子孙后代吧!芳儿没了,红艳好歹和她母女一场,我当她亲外孙女吧!她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后代了!再有,满儿没了,红杏也是叫过我娘的;良儿也没了,好歹玉兰还在,她儿媳薇的孩子也算是我的后代了,再有婶母早年与妍颖妹子交好,这些人的孩子都是我的子孙一样了。看着他们,我就觉得自己不再孤单了,倒如儿孙满堂一样!什么修行,什么江湖大事,早都不重要了。所以,数月来,婶母倒是一样正经事没做!一应事务还得麻烦侄儿烦心了!”

    大真人听灵灵说了这么多,知她心意已决,也不再坚持。等灵灵把话说完,大真人若有所思地说:“婶母,有一样事情,本是应及早告诉婶母大人的。但一直没想好怎么说,也就没说。乘着今日有空,侄儿也把这事说了吧!”

    灵灵见大真人说得慎重,知事情不,便说道:“不妨事,婶母见过的伤心事多了,你说就是,婶母扛得住!”

    大真人说:“婶母大人,侄儿说的事不过是道听途说,还未见证,您就当是耳旁的风,吹吹便过了,千万别信!”

    “你说吧,婶母不怕!”

    大真人清清嗓子,继续说:“侄儿回龙虎山时,听到这么一个事”大真人说着,看了灵灵一眼。

    灵灵与他温情地对视一下,说:“嗯,婶母听着!”

    大真人接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