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背井离乡,途中忆往事(第1/3页)  道终归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的八月,天气依然炎热,远处的树叶,静静地像是睡着了,一动不动。地上的黄狗,伸长着舌头直喘气,前腿还在不停的挠地。

    热气从头发根部散出来,到了头发上结成汗珠,悄悄地往脸颊上爬去。往远处看,能看到热气从地上往空气中直冒,空气都有些扭曲。

    若是站在烈日下,整个人会被上面烈日的光线和地面上反射的热气包围的紧紧地,像是在免费的汗蒸房。

    欧阳宇把双肩背包挂在左肩上,右手斜拉着双轮行李箱,匆匆走过一节节车厢,看着绿皮车上的编号,看准13号,就快步靠近,验票上了车。

    到了车上稍微好一些,找到104号座位,一个靠窗的位置,把行李放到上面的架子上,把背包放下。

    一屁股就坐在座位上,长舒了口气。心里期盼着旁边的座位上来一个美女吧!虽然自己不敢和人家搭讪,坐到身边也养眼。

    这时过道上站满了人等待着找寻座位,而车厢外面同样排了长队等待检票上车。

    突然眼前一暗,像是火车钻进了隧道中,光线全给人当了。抬头一看,一位三十来岁的叔叔把一个蛇皮袋举过头顶放入行李架,把风水给挡了。

    接着就一屁股坐在欧阳宇的旁边。 欧阳宇撇他他一眼,就把头扭到窗外,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小骄傲的,虽然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成绩,就是内心有一种小小的优越感。

    随着车外的人数减少,车内人越来越多,热气开始在车厢内升腾。里面的争论声,说话声此起彼伏,偶尔还会传来幼儿的哭闹声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回荡着。

    这个时候,额头又开始冒汗,衬衣也开始贴在背上,感觉湿漉漉黏糊糊的,闷热的空气容易让人感到烦躁。

    欧阳宇拿出矿泉水喝了一大口,然后把水倒在手上往脸上、头上一抹,就感觉一股凉意从头窜到尾椎骨,爽的冒泡。

    右手掌托着下巴望向窗外,思绪不禁神游天外。

    十二年的年的努力换回这一次的西行,自己是取真经而回呢?还是背假经而归呢?不禁对未来开始种种憧憬。

    未来一定要精彩,可能会有艰辛,但不能能是碌碌而为。

    可自己敢碌碌无为吗?背后那双殷切的目光带着期盼望着你的背影,不敢懈怠。

    从记事时开始数数,到今天的远行,父母无数次的教诲如在耳畔:等你考上大学,分配了工作,你就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我和你爸爸也能沾沾光,这是妈妈的愿望,她倒不是真的要占你什么光,而是想要你好。

    回想高中生活,起五更睡半夜,那是半点不敢马虎,书山为伴,题海漫游,总算把书山题海闯了过来。

    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常,考了个大专,虽然你们没有责怪我,但是我自己不甘心。

    想了几天才鼓起勇气告诉你们我要读高四,要考个重点,你们说尊重我的意见,并鼓励道:你大了,你可以自己做主,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是我们支持你。父母希望孩子好的心,是永远不会褪色的。

    自己还是决定复读一年,这一年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更加的努力,更加勤奋。

    回到家看到你们还是那么辛苦,任劳任怨,回想当初,自己还不如去读那个大专。这样就可以早一点出来工作为你们分忧。

    自古以来寒门孝子若想出人头地,只有参加科举考试。不是有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说吗?这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常在耳边说的话,字字渗透着浓浓爱。

    犹记得,初中填志愿时,是填幼师还是继续考高中,自己就曾经做过思想斗争。身边没有一个有学问的人,不能给自己一些建议,那时候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