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零五、慕容萱大婚(第2/3页)  新汉书太史信列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细节,立刻示意画师记录下这暖心的一幕。

    在新娘新郎去换敬酒服的当口,众位来宾在导引下入席。尉迟壮执意要和几个“天狼军”中的朋友一起,不跟宇文林青一起坐新娘亲友的席位。宇文林青也只好由他去了,单独一个人入席。他刚一落座,一对年轻的夫妇就坐在宇文林青身旁。“这不是独孤部的才女独孤林姐姐嘛。”宇文林青笑着冲年轻夫妇打招呼。“呀,你真来了,”独孤林认出了宇文林青,惊喜地说,“之前萱萱说你要来,我还在想,你这么忙,能抽空过来真是不容易,好久不见。”

    这个独孤林是独孤部的才女,也是整个鲜卑汗国的才女。

    前边说过,独孤部一向奇人辈出。比如鲜卑人一向文化水平不高,像宇文林青那样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几百年一遇,独孤部却能产生独孤大败这样的哲学家,精通《周易》、《论衡》等著作;鲜卑人懂音乐的不多,但是独孤部会出个独孤弦,不光精通琴、筝、笙、箫,还会唱二人转;独孤部军队不多,但曾经有过一个独孤求败,武功天下无敌,一生难得一败,最后因为没有够分量的对手,把自己给郁闷死了。这个独孤林更是当代鲜卑青年中学术方面的佼佼者。为了追求知识,她远离故土,先后到珠江之畔、珞珈山下求学,后来又在宁秀依主持建设的珠江新港潜心修习学问,获得新汉帝国太学认可的博士头衔,承担起了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的重任。

    “姐夫和你好有夫妻相,”宇文林青看着独孤林的相公,笑着说。“你这几年没怎么变样,”独孤林端详了宇文林青一番,感慨“几乎一点没变。”宇文林青上次见到独孤林还是六年前,当时他化名深入新汉帝国腹地游历,在珞珈山下与独孤林相见。两人共进晚餐时独孤林还推荐了当地一道名叫“大漠风沙鸡”的特色菜。“姐姐你也没变样,依然知性,美丽。看来姐夫照顾你很尽心。”宇文林青看到独孤林的夫君也颇有几分书生气,一问,果然也是做学问的人。

    谈话间,侍从开始端上酒菜。一般来说,鲜卑贵族婚宴上的菜品种类繁多却制作粗糙。霍慎行也曾经参加过几场鲜卑贵族的婚宴,回来之后向太史信等人吐槽说饭菜往往是放置了好几天又上锅重蒸的,食材早就失去了本身的鲜味;大厨的想法也很迷,有时极咸且油腻,有时又直接把食材用清水煮过就端上餐桌——即使是如此粗糙的菜品,价格依然不菲,惹得霍慎行连连感慨在天朝,婚丧嫁娶相关的生意果然是最容易赚钱的。宇文林青眼前的菜品却搭配合理,荤素均衡,既有鲜卑传统菜式,又有岭南炖盅,还有江南地区的小点心,尤其是居然有一只挺大的龙虾。鲜卑人世居内陆,传统饮食中极少有水产品,更别说海鲜了。餐桌上这只大龙虾,莫说鲜卑境内,恐怕新汉帝国都难以找到,足见慕容萱两口对婚宴的菜品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然而这龙虾看着虽好,吃起来却不容易。宇文林青夹了一块到盘子里,几次尝试都没能把虾肉从外壳中取出。这样的场合,他也不好意思直接上手,只能硬着头皮用筷子操作,终于成功,感受到了虾肉的鲜甜。

    不一会儿,慕容萱两口子敬酒到了宇文林青这一桌。宇文林青与其他宾客一同举杯,恭祝慕容萱夫妇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放下酒杯,宇文林青捧起一个小木匣子递给慕容萱:“有个朋友来不了,托我带份礼物给萱姐。”“咦,是什么呢,”慕容萱和尉迟凌霄一起打开匣子,“竹简。”只见木匣子里边是一小卷竹简,上边还有字,从右向左纵向排列,是一首诗:

    贺喜

    凌云天马响铃铛,

    霄宇车驾迎新娘。

    罗家好女喜出阁,

    萱花椿树意徜徉。

    这首藏头诗描写的是迎娶新娘的场景,十分应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正好是新郎新娘的名字,其中“萱花椿树”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