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舌战一(第1/2页)  穿越之群雄逐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匡胤听到冯延巳不卑不亢、绵里藏针地回禀,感觉自己有力却无处使,便想起一直立于身旁的赵普,心中暗忖:“平日里,赵普自恃才高,除了朕,还有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包仕通,倒还真没看到他把谁真正放眼里过,当然,也确实没有碰到对手,不知道与眼前这个糟老头儿比,如何呢?”,想至此,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便向冯延巳介绍,“冯相,朕看到你是真的开心,竟忘记给你介绍,立于你旁边的这位是朕的宰相,也是朕的兄弟!你此次来朝,到底有何要事,或者说有什么需要朕帮忙解决的,你们俩可以先沟通一下!朕有些疲累,就在这儿暂且躲一下清闲!冯相爷,你也平身吧!王总管,给冯相爷看座!”王继恩领旨应诺,赶忙吩咐小太监搬了一把椅子,置于冯延巳身后。

    冯延巳再次施礼,“老臣谢陛下隆恩!”施礼完毕后,又向赵普深深一揖,“赵相贤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冯某幸甚至哉!还请赵相爷多多关照!”冯延巳显得极为恭敬谦逊,当然对于赵普之名,他也确实听过,只不过,相对于他的大名,那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普见老者如此恭敬,多少有些意外,但随之便坦然接受,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能让冯延巳如此,这所求之事必非同寻常,所以便打算先下手为强。

    其实,赵普其人,并不是不懂礼数之辈,但此时,他要尽一切可能让冯延巳心虚烦乱,为此,他只是微微欠身,算是回礼,“冯相爷,今年二月半才回归庙堂!在下有一事请教冯相爷,唐去年的岁贡,为何至今仍然没有运至开封入库?难不成国主李璟要毁约,自掘坟墓不成?”赵普对于冯延巳此来的目的,说全部都知晓,有些言过其词,但岁贡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为此他打定主意,先下手为强!

    此时赵匡胤还未等冯延巳回话,便拿着手书对赵普说:“赵相莫心急,李璟手书上说,去年岁贡正在筹措,请朕再宽限一月,五月即可运至开封府,只不过,冯相爷却未必知晓个中详情!不问也罢!只不过冯相爷回去告诉李璟,朕已宽限两个月,四月初十之前必须将去年的岁贡完整交纳,入库!”赵匡胤心绪烦乱的斜靠在龙椅上,这几日都在为李筠、李重进叛乱之事商议,当然之所以将岁贡定于四月初十,也是充分考虑到二李叛乱所需军费。

    冯延巳面对斩钉截铁的皇帝以及咄咄逼人的赵普,丝毫没有慌乱,依旧按照原本想好的策略逐一深入,因而缓缓言道:“陛下,对于岁贡之事,恕老臣冒昧,老臣对于大周有岁贡之约,这倒不假!但陛下英明神武,受命于天,建立大宋,请再恕老臣昏聩,实是没有听说,大宋与我朝有此契约……“冯延巳有理有据,本想继续叙述他的论据,可不想被赵普粗暴打断!

    确实,自大宋建立后,因忙于安抚各路节度使,忙于处理繁乱的政事,却并未正式与大唐再签署契约,反而,是大唐为求偏安,不思进取,主动请求不恢复皇帝名号,奉宋正硕,交纳岁贡,但确实签署没有正式的国书文件!

    赵普想的是,如果他再言,就显得他这宰相不够称职,虽然自大宋成立以来,他一刻也未得闲,但如此重大之事,没有正式文书,总是不妥,虽然陛下不会追究,但总是有失职的成分存在,于是,才不顾礼数,突兀的打断冯延巳的话:“冯相真是巧舌如簧,贵国上书,奉宋正硕,便是我朝附属,岂有不交纳岁贡的道理?冯相,如此之言,倒是让赵普颇感意外,难不成没有正式的文书,就可以不纳贡,不称臣?如果真是如此,我大宋倒也不介意复制前朝之举!”赵普四面獠牙,气势更盛,分明就是想以强国逻辑威慑并逼迫就范,都说“弱国无外交”,这一点让赵普利用的极为充分!

    此时,冯延巳冷冷一笑,显然对于赵普陈述颇为不屑,复又跪地陈情,“陛下,老臣虽归庙堂日子聊聊,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