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据理力争(第1/2页)  穿越之群雄逐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璟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心中的怒火稀释了些,“周宗,你到底要奏什么?过去的往事,都已成定局,以我朝的实力,江北沦陷之地,可还有解放的可能?”李璟厉声质问!

    可周宗仿佛依然听不懂陛下的心意,依然我行我素,“陛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如陛下未曾细细思量,请听臣下一言!想当初,陛下初登大宝,文治武功,文有冯延巳、常梦锡等,武有刘仁赡、刘彦贞等,都是忠公体国之铁骨铮臣!尤其是冯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远交大辽,近结吴越,使我大唐西部及南部边境一片和睦,可后来西部楚地、东南吴越俱都背信弃义,何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庙宇之上陈觉等人对内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对外却只会蝇营狗苟、明哲保身,导致盟友对我朝失去了信心,从而积重难返,即便英明如陛下,也无力回天。”李璟攥着拳头,耐着性子,听着周宗陈奏,尤其是如割地等问题上,没有丝毫怪罪在他头上,心里着实安慰,努力自然也是消解不少!

    周宗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国主神情稍解,便决意趁热打铁:“陛下,恕臣直言,朝堂之上,如有冯公在,绝不至于置陛下于火炉之上,让陛下如此为难。想当初,陛下将陈觉等赐死,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吧。“亡羊补牢,犹未迟也”,陛下,眼下局面,只有冯公才可以力挽狂澜,求陛下三思决断!”周宗陈情先抑后扬,最终将自己的真实目的奏明国主!

    李璟心中暗暗冷笑,“你这老匹夫,原来最终的目的是替冯延巳求情,不过,你确实找了一个好的时机”,“周宗,冯延巳乃是朕亲自处置,你如此明目张胆,替他求情,这是要让朕发布“罪己诏”吗?”虽然,李璟依然嘴硬,但其实他也明白,当时听信谗言,贬冯延巳为庶人,他是祸首罪魁,因冯延巳被贬,铮臣又被陈觉等人杀了不少。自此,朝堂之上,全是阿谀奉承之声,耳朵是清净了,可国家也几乎葬送……

    周宗一直跪于地上,伏地膜拜,“陛下,冯延巳在朝堂之上直抒胸臆,直臣陛下施政利弊,又是唐周大战刚刚失利,那时,大唐尚有亡国之忧!恕臣之言,现在想来,虽“礼无可恕”,却“情有可原”,陛下为此,小惩大诫,老臣想,冯延巳应已明白陛下苦心!陛下,唐太宗有魏征,才有大唐盛世;楚怀王疏远屈原,才被大秦吞食。亲周宗一直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陛下,请陛下三思,兴我大唐啊!“周宗已在御前痛哭流涕,对于大唐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李煜亦是动容,眼见父皇没有表示,自然也不敢轻易过去将岳丈扶起,但父子连心,他明显感觉到父皇的心正在被眼前老臣打动,索性亦是跪下陈情:“父皇,儿臣也有话讲!”李璟心中暗暗宽慰,但神情丝毫未变,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说!

    李煜暗暗松了一口气,跪于岳丈身旁,“父皇,想唐周之战后,父皇派遣陈觉、刘承遇前去周朝谈判,结果呢?陈觉尽失江北十四州,六十县,更有甚者,还被大周的皇帝取了父皇的皇帝号!那该死的陈觉到底做了什么呢?!如今,试想一下,如果冯公在,断不至于如此啊!父皇,再说如今形势,辽国与我朝绝交已成定局,如再不派人出使宋朝,恐对我朝不利!但放眼整个朝堂,谁有能力出使?”李煜却有些马后炮的味道,不过,他的进言确实被李璟听到了心里,其实,如果当时不冲动,冯延巳却是出使大周的不二人选,但那时,刚刚亲自处置了他,谁也不敢提啊!

    李璟示意他们二人平身,李煜也顺便将周宗搀起,周宗施礼谢恩!

    李璟看着李煜,想着他刚刚的陈情,他亦有同感,不然,他也就不会将事关国运之事放置这么久,却故意问道:”“太子所言,甚有道理,但除了冯延巳,就无旁人可胜任了吗?监察御史张洎如何?”李璟想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