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各抒己见(第1/2页)  穿越之群雄逐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作为百官之首,郭相爷不能再等,不然,陛下定会怪罪他无能:“起奏陛下,如今看来,赵匡胤之所以要求我们陈兵定邢二州边界,现在看来,应该就是因为此阴谋中关键的一环啊,拿我们做“棋子”,着实可恨!”郭相爷义愤填膺,必有后话,包仕通猜度!

    果不其然,郭相爷话锋一转,开始美化赵匡胤:“不过,抛开那些执念,此事对于我朝来说,却是有益无害,譬如,元宵前国库接收了赵匡胤赔偿的白银十五万两,缓解了十分严重的冻害,我朝利用这些银子赈灾,也大幅减少了人口的流失,这说明赵匡胤此人言必信、行必果。目前,与大周边境已算作鸣金收兵,这里面有没有这个赵匡胤的原因还真说不定啊,据在原大周的细作报告,赵匡胤豪气干云,不拘小节,一直都是“同宗同族”的坚定支持者!依臣浅见,赵匡胤登基对于我朝来说,应是好事一桩!”郭无为先抑后扬,将自己的观点阐述的淋漓尽致!

    刘继业沉吟良久,亦是回话:“相爷,所说,臣感同身受,在大周、大汉最后一次战役中,臣与赵匡胤也曾经在战场上相遇,很惭愧,臣打输了!他身先士卒、深受官兵爱戴,从此事件来看,又是心思缜密、诡计多端。此人,确实言必信、行必果,但这是把双刃剑,如果有一日要攻我大汉,也是一样的!因此,陛下,如无特殊的情况,臣建议静观其变!”大哥回话倒是贴中实际,无可辩驳。

    “陛下,臣蔚进觉得打就打,和就和,我就听陛下的。”蔚进乃是侍卫都指挥使,结婚的时候见过,一张口就是大老粗,不过在这个位置上,最主要的就是忠心!

    接着,很多大臣都议论纷纷,有的想趁火打劫主战,有的想雪中送炭主和,不一而足。“包将军,你有何高见?”郭相爷果真眼毒、心毒,本不想发表什么议论,还是被逮了出来。

    包仕通无奈,出列回禀陛下:“陛下,相爷所言字字珠玑,臣甚为佩服,这让臣联想到上次与赵匡胤谈判之时,相爷舌战群儒、毫无惧色,硬是虎口拔牙!所以,他对赵匡胤的评价,臣信服!现在,大宋局势尚不明朗,也不能完全排除有反复的可能,为此,臣建议与宋接壤各州县进入备战状态,以防赵匡胤为巩固政权发动突然袭击!同时,知会辽国,毕竟作为上国,他们有权知道我朝的“任何”动态!”包仕通故意将“任何”说的重了些,刘承钧听罢,心中暗自不爽!

    此时,郭相爷再一次跳了出来,指责道:“包将军,此言差矣,虽大汉成立之初,得到辽国护佑,但此一时彼一时,再说,上次刘将军和你被他们追杀的经历,难道你忘了吗?辽国士兵犯我边境,杀我人民你忘了吗?”郭相爷义正辞严,仿佛辽国恶行罄竹难书!

    “相爷,此言差矣。陛下,自世祖开国以来,便于辽国有约定,这些年来,凡是我大汉有难,大辽都依约救援,远的不说,就说乾祐七年高平之战,辽国就支援了十万兵,如果舍弃辽国,万一宋朝攻击,仅凭我朝兵马,根本无法抵挡啊,所以,老奴觉得包将军所言甚是!……”言者,不是旁人,正式大内总管太监卫德贵,也就是历史上大辽安插在大汉的奸细。

    刘承钧听罢,顿时大怒,急拍御案,“卫德贵,是不是朕把你惯坏了,相爷岂是你可以随便指摘的,去内廷司领四十廷杖。”显然,指摘相爷并不是最大的罪过,最大的罪过在于说大汉过于依赖辽国,而显得大汉皇帝无能透顶!

    卫德贵“噗通”一声,赶紧跪地,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诺,陛下!”刚想退出去,遵旨去内廷司领廷杖,却被包仕通当着陛下面儿阻止。

    包仕通跪地叩头,言道:“陛下金口玉言,不可出尔反尔!陛下,刚刚才说,言者无罪,此次,卫公公虽然言语冒失,但也只是陈述了他的观点,不应有此责罚!请陛下三思!”包仕通此举有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