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辽使遇刺(修改)(第1/2页)  穿越之群雄逐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元宵佳节,到处张灯结彩、喜庆祥和。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国主李璟大宴群臣和大辽使者,“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昨天朕在后宫和她们一起守岁,“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昨晚思绪不稳,没有饮酒。今天和爱卿们一起欢度佳节,心里着实畅快的紧,来诸位爱卿,端起这樽酒,祝福我们的国家自此可以太平和顺,祝福你们身体康健,也祝愿我们的盟国大辽繁荣昌盛,回去的时候务必给贵国皇帝带去朕的祝福!”大辽使者,也赶紧跪谢。

    如此,君臣一饮而尽,“朕近几年觉得,精力大不如从前,太子啊,以后朝廷的事儿,你要多替朕承担啊,待南都建设完毕,你便继续留在金陵处理朝务吧!”

    李煜赶紧跪地,唯唯诺诺道:“父主正值壮年、龙体康健,儿子资历尚浅,能力不足,恐不能担此重任,只愿伺候于父主身侧,万年万万年!佛祖定会保佑父主身体永泰,国家国泰民安!如国师炼制丹药效果不佳,儿子治了他的罪,再遍寻名师!父主安心!”

    李璟亲自上前,将李煜扶起,“朕知太子孝顺,每日为朕诵经祈福,吾心甚慰,不用担心,最近精神却是好多了,这次辽使携带国书来朝,你可全权处理!”李璟略带试探的命令道。

    李煜躬身接旨,“是,父主!国之外交,朝廷重器,从嘉岂敢独断,待从嘉与众臣商议出眉目,再行请示父主!”李煜对于自己的父亲,那是相当的惧怕,身为太子多年,却从不敢上朝理政,毕竟其兄被杀之事,就在眼前!

    李璟见李煜如此听话,心下亦是暗喜,“既然如此,那好吧,太子确实经验尚欠,还需历练啊!”李煜赶紧跪地赔罪,“都是孩儿无能,让父主担忧!孩儿罪该万死!”李璟又一次将他扶起,嗔怪道:“从嘉,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此时,大辽使者赶紧将国书呈给太子李煜,“国书相关内容,等我与列为爱卿商议后,再行回复,今晚贵使一定要尽兴!来人,这些珠石玉器乃我大唐特产,不成敬意!请贵使笑纳,另外,殿外的歌舞伎如贵使有上眼的,也可以带走!不要客气!”李煜恢复了一国太子的威严。

    辽使赶紧上前,跪地拜谢,“多谢太子殿下!本使恭敬不如从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已是三更天,因大辽使者为上宾,殿上群臣都要敬酒以示尊崇,如此一来,使者便酩酊大醉,开始胡言乱语起来,什么为大唐割地赔款不齿啦,什么为大唐国主炼药以求长生不齿啦,什么为大唐太子尊崇佛教不齿啦等等,为避免事件闹大,让禁军护送其回清风驿,但李璟又命令,只留十余禁军保护即可,便拂袖而去!

    元宵盛典,如此,也便不欢而散,朝臣也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周宗回到府邸,一直来回踱步,忧虑不已,国主最后的命令着实耐人寻味啊,恐怕辽使凶多吉少!如此一来,大唐危矣!

    眼见就要到五更天了,再不去怕有变故,当下决定,让周离和南宫带着几十名府兵,赶去清风驿,以保护辽使,虽然这有藐视皇权之嫌,但与国家比起来,个人荣辱早已不值一提,更何况保护辽使乃为国分忧,至少明面上国主不会难为他。

    可是,周离和南宫不到一炷香就回来笑着禀报,“清风驿灯火通明,已被禁军团团围住,估计是国主改变心意,派禁军过去保护了!”周宗听完,顿感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要不是南宫伸手了得,便会直接摔倒地上,饶是如此,也晕了过去。

    周离顿时乱了方寸,急急大喊,“父亲父亲,这是怎么了?”南宫使劲掐着周公人中穴,不大一会儿,周公便醒来了,大喊一声“大唐危矣!”遂失声痛哭,无论周离再怎么问,也再未出声。

    第二天一大早,得到朝廷通报,辽使在清风驿被大周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