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传圣意奔赴襄阳,天雄军夜访范潇(第1/3页)  明末大厦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眼崇祯十三年底,范潇中武状元训练君子营已经半年有余。

    崇祯帝自阅兵之后,激动不已,不想范潇仿效戚继光练兵之法,只用半年时间便将此千余人训练的英气十足,颇有当年戚少保练兵之风。范潇一再请求,崇祯帝最后决意让其外出锻炼。

    此时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在湖广四川等地督师剿匪,与张献忠多次激战,均因为张献忠部善于流窜,而未能伤其根本,陷于苦战。崇祯帝甚为器重杨嗣昌,便下旨,命范潇率所部赶赴杨嗣昌大本营襄阳传达旨意,嘉奖勉励杨嗣昌。同时命范潇归于杨嗣昌督标营,辅佐杨嗣昌剿匪

    京师已经进入了寒冬,屋外飘起了雪花。此时京师的一间小屋内,八个人围坐在火炉旁,桌上放着一盘盘的蔬菜和肉,煮着火锅,烫着黄酒。“将军啊,咱们后天就要南下了,我想想就兴奋。”说话的是刘旭明,此刻坐在屋内的正是范潇、刘旭明、焦智、高超、高顺治以及李建鹏。李建鹏自从训练第一天被范潇看重,加上为人憨厚老实,深得大家喜爱,已经成为了君子营的高级军官,加入了自己人的行列。“旭明,叫我鹏举就行。”范潇其实比所有人都小几岁,在一起的时候都以兄弟相称,范潇不喜欢被叫的生分。

    “可惜你比俺们都小,叫你大哥你不乐意。鹏举啊,俺能加入君子营,才有了今天,自小没了父母的俺,这半年来真是最滋润的半年。”李建鹏已经有些喝多了,眼圈有些通红。

    “我又何尝不是呢。别说这些,被你说的我都有点想念我的两位弟弟以及孙先生了。”

    “那要走了,就不想念公主啊,我们的未来驸马。” 刘旭明和焦智乃是锦衣卫出身,公主喜欢范潇的事已经被当作花边传开,据说崇祯帝也有意招范潇为驸马。当下众人哈哈大笑。

    “去你们的,有个人正在南面等着我呢,咱可不敢想也不能想公主。”范潇一杯酒一饮而尽。“不说这些儿女之事,这次南下,兄弟们并肩作战,定要建功立业,结束这乱世!”当下众人一饮而尽,不觉得都有些醉了。

    范潇率领君子营一路南下,打算取道南京再奔赴襄阳,却说此日行到茅山驻扎。这天傍晚,范潇正和焦智、刘旭明讨论襄阳之事,下人忽然来报一人持前兵部职方主事杨廷麟书信来访。“快请!”

    在此先说一下卢象升,明末岳武穆。在天启二年的壬戌科考试中,后来成为帝师的文震孟夺了魁首状元,名声直追他的曾祖父文徵明。现在的首辅陈演也是这一科的进士,名列二甲五十三名,比户部尚书倪元璐落后许多——倪元璐是二甲二十三名。在他们之前有排第六名的陕西总督汪乔年,在他们之后还有黄道周、李明睿、文安之、祁彪佳一干名人,可谓人才济济。

    卢象升就排在二甲五十八名,不上不下,不够显眼,却亲手打造出了一支晚明强军——天雄军。

    崇祯二年东虏入侵,围攻北京。时任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募兵万人,入卫勤王,因大名府古为天雄军,故而有了天雄军这一称号。崇祯三年,卢象升进河北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崇祯六年起右督御史,开始剿贼。在他指挥之下,闯王高迎祥在朱仙镇战败逃窜,转头撞在了孙传庭的大军前,被俘处决。马回回、满天星、整齐王等贼营先后覆灭,眼看就要彻底平定流贼了。

    崇祯九年,东虏由宣府、大同入寇,京师告急。明廷诏令卢象升保卫京城,再赐尚方剑。流贼们纷纷松了一口气,庆幸“卢阎王”走了。

    崇祯十一年,东虏分两路入关,围逼京师。卢象升以宣大总督受命总督天下兵马,第三次赐尚方宝剑,带着他的天雄军再次回到抗击东虏的战场上。然而当时崇祯格外信任杨嗣昌,暗中偏向于清军议和。杨嗣昌对于卢象升这面主战派旗帜极其不满,以总监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