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 坐忘红尘(第2/3页)  血儒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时候,就更没人敢顶风作案,冒着灭门风险来和倭奴私通。

    想要重新寻找、布置眼线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真正像王家、李家那样铁了心通倭卖国、狼心狗肺的家族,真的不多。

    特别是杭州府城外的京观建起之后,云州风向一朝突变。因“十家通倭案”恐惧摇弋的小部分人,彻底下定了决心。原先很多被逼无奈下向倭奴示好的人,如今有了新的选择,对倭奴自然敬而远之。

    在原京观所在地方,杭州难民百姓自发挖了一个大坑,把首级埋在下面,搬来一块万斤巨石,再用颜家作坊里出产的水泥在上面修建了一个大碑,取名镇妖碑。

    只要“镇妖碑”一日存在,在杭州这块地脚,倭奴们就没有一丝机会。

    但王植还是找到了一些人才。

    “孩儿李兆铭,拜见干爹”当日逃走的李朋鸟李公子,哭拜在王植脚下。

    王植所在的王家和李家境遇相同,因而李兆铭一到瀛洲岛就获得王植的信任和同情。刻意培养下,李兆铭很快在倭军中暂露头角,成为出谋划策的智囊型人物。

    一个合适机会,李兆铭趁机拜王植为父,成为死去王元成的“叔叔”辈人物。

    “干爹,云州那边的消息网,想重新建起来还得一段时间。不过,我家和干爹家在台州、泉州还有不少旧部,两府情况我很快能摸清楚”神色沧桑的李兆铭,头发愈加灰白,眼窝深陷,相貌大变。

    昔日常出现在脸上的随和笑容再也不见,面向王植的时候,李兆铭笑的很卑微。从头再来、仇深似海、寄人篱下、度日如年的生活好像已经磨灭了他的棱角和往日风采,但那份从眼角透露出的阴狠和虚伪才能依稀看出,李兆铭不是变胆小,而是愈加深沉、愈加内敛。

    李兆铭刻意提起“王家”,顿时叫王植怒火中烧。从杭州回来后,王植的状态就很不对劲。偶尔发起脾气来,连跟随几十年的老护卫都害怕。短短一月不到,死在他手里的喽啰、亲兵、女人和小头目已不下两位数。

    “颜家”提起颜家,王植眼中更是迸射出刻骨铭心的恨。王家的女子全部放回,但那又有什么用所有能传承血脉的儿孙全部被杀被擒,活着的至今还被关在乍浦镇的地牢里。

    乍浦镇一战给王植带来的不光是损兵折将,还有几十年人生信条的崩塌和失败。若是五千倭军被三万官军打败,或许也很痛,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深入骨髓。

    死去三万人精英,补充三万海贼,看似对倭军影响不大,但对整个队伍胆气的消弭、意志的打击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在接下来的长期斗争中才能慢慢呈现。

    “干爹,暂时我们不能去碰颜家,现在不是时候。”李兆铭对颜家的恨,丝毫不亚于王植,但他所有的情绪都隐藏的很好。

    李兆铭心中在哀叹,原以为倭奴能帮自己全家报那血海深仇,不想三万倭军精华在乍浦镇一战全末。那边只有五千人,李兆铭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这还是纵横云州无敌手,打的官军敢怒不敢言的倭军么

    凭什么三万人投进去,水花都没溅起个就消失了当然,他也知道,之所以会全军覆没,也有王植托大的原因若不是船只停靠太远,也不至于一千人都没能逃出来。但这样的话,是不能说的。

    “颜家正在风头上,而且我在泉州眼线打听到,朝廷那边又增派不少强军入云。三千滇州狼军入台州府,三千丹阳精兵入泉州府,三千黑渊军入漳州府,原先镇守杭州的三千府兵调往宁波府协防。”

    “如今各府兵力大增。在各府的州军、府军、各县衙役,官军、民兵累计不下三万人。沿海府县全部翻新了城池,增设守城器具,我等若是强攻定然损失巨大。”

    李兆铭嘴里的几个军团,全是大汉南方最善战的几只强军,倭奴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