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县令,小喽罗,探子(第1/3页)  换影移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伙山匪太猖狂了!竟然跑到城内闹事来了!竟然不把本官放在眼里!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米脂县令听了小吏的汇报,大发雷霆,气得吹胡子瞪眼。昨天小吏丢了税粮,便已交代是黄牛山瓦岗寨的颜元亭所为,县令还不大相信,一个不成气候的小山贼团伙还能劫了足有五十多员官兵配备的运粮队?定是小吏胆怯,不战而逃!可如今有了城内亲眼目睹事情经过的百姓口供,这又使他不得不信——山匪已经成了气候了!

    沉思片刻,问道:“你们有何良策?”

    老县丞在米脂县衙任职十多年了,深知乡人的脾气与秉性,若非朝廷此次突然加征赋税,断然不会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流民。

    其实真正一直在做山匪的也没多少人,毕竟这个行业过的是刀尖舔血的日子。还经常都是好几个月不开张。别看表面风光,却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拿这次的主谋瓦岗寨来说,以前一直都是流窜作案,一旦发现官兵有围剿的意图,就换个地方。官府没法确定他们的位置,也就没法集合队伍进行有效的抓捕。

    县丞知道县令的意思就是想将这伙山匪剿灭了,一劳永逸。还能混个功劳,以备升迁功绩。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这次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问题。如果仍旧继续苛税,流民会越来越多。治民就像治水,堵不如疏。堵的再严实,总有决堤的时候。疏导引流就不一样了,流进大海的水无论如何都回不来了。

    还未等县丞开口,师爷发话了。

    “县令大人,这些匪贼太可恶了,我认为尽早把他们剿杀掉比较稳妥!榆林总兵王承恩是您的同门,借兵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师爷的这个方法妙啊!”县令赞许道:“不愧是师爷,竟能和本官想到一块去!本官给你每月开的十两月钱物有所值啊!哈哈哈!”转头又对县丞道:“县丞大人,烦请你代为修书一封,差人加急送去给王承恩王大人!”

    县丞一听这话就急了,欲言又止。犹犹豫豫了半天没有接话。

    县令看出了些苗头,心里冷哼一声,暗骂一声:你个死老头子又想与我对着干?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疑惑的表情,问道:“县丞大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县丞心里哀叹一声,能做主的毕竟还是县令,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丞,平时也就管管政务,这事涉及到军事了,自己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把县令惹急了,自己官职就保不住了。于是敷衍道:“一切谨遵县令大人的意思。”

    县令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随意拱了拱手,招呼县丞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县丞大人这就起草去吧。”说罢和师爷相视会心一笑。

    李建军到了黄牛山下,远远看去,郁郁葱葱,树木的枝叶交错,构成一面绿色的大旗,将阳光遮住。一阵风吹过,林间地面上闪烁着一束束光柱。半山腰上有两个小人,好像看到了自己。

    李建军心里一喜:正愁找不到他们的山寨,就有人可以问路了!

    连忙提气运功,向巡山人的方向追去。

    其中一个小喽罗甲远远看到有人往山上冲来,动作迅捷,不像是普通的过路人,赶紧问同伴道:“你看那个人!”

    天气正热,另一个小喽罗乙浑身倦乏,瞅了瞅同伴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道:“哪里有人啊?就算有,肯定也是上山采药打猎的,也没什么油水的。”

    小喽罗甲急了:“你再仔细看看,真有人,动作那么快,有可能是官兵!”

    小喽罗乙一听,来精神了,仔细一看,果不其然,有个小人在快速向山上冲来!

    “妈耶,还真是!走!回去报告当家的!”

    “当家的,不好了,来人了!”巡山的两个小喽罗跑的气喘吁吁,还没进山寨门就大声叫喊起来。

    颜元亭在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