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第1/2页)  乱世红尘之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严无尘一时性起对着丁艳滔滔不绝的解释有些人为何明明成为亡国奴却仍麻木的不自知,丁艳程小蝶两人听得如云里雾里仍不明所以,严无尘觉得无趣便住口不言,此时一个声音传来道:“说得好,敢问儒道佛兵法墨当何者为先呢?

    几人刚刚逃出城镇在一茶舍闲聊,严无尘因见左右无人才胡乱说出一番话来,不想竟被人听了去,原本两人听不懂正觉无趣,见有人问起便好奇的向声音传来之处看去,只见一个二十余岁儒生打扮之人入得茶舍来向严无尘行礼道:“在下张宏范字仲畴,问得冒昧还望兄台海涵。”严无尘看向张宏范说道:“你就是张仲畴,我知道你。”张宏范仔细观察三人觉得自己并不认识便开口问道:“敢问兄台姓名,如何识得在下?”严无尘说道:“在下飞羽山庄严无尘,听君雅师弟提起过你。”又为其介绍道:“这两位分别是我的妻子丁艳与师妹程小蝶。”张宏范分别见礼道:“当日与君雅兄共处多时让在下受益匪浅,在下便对飞羽山庄心生向往,今日得见无尘兄真是三生幸,还望无尘兄不吝赐教。”严无尘客气道:“不敢不敢,君雅师弟说过仲畴兄博学多才令其受教良多,还望仲畴兄不吝赐教才是。”

    两人客气一番后张宏范回到先前的问题,严无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才说道:“诸子百家争鸣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群雄林立,相互争战,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思定,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至秦始皇统一华夏,做到了平天下之后便要治国,与是不利于国定的方士一脉,刺客一道,包括修仙之道等等全被坑杀只余名称传世,有些连名字也消失了。只余得这几脉流传下来可见均有其独到之处。”

    张宏范问道:“那何者重何者轻呢?”严无尘既然已经开了头,便畅言道:“何重何轻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皆不同,秦因法而平天下,汉武帝独尊儒而定天下,唐奉道教无为而有开元盛世,太祖因兵而坐拥江山,若无千千万人的舍身取义,又如何能拔乱反正,重享太平。至于佛,不说也罢。”

    丁艳问道:“为何?佛教教人向善有何不可,而且佛寺遍布天下可见是深得民心的。”严无尘说道:“佛教教义为寂灭,宣讲众生皆苦,今生苦前世因,今生修来生果,就是让人知命认命,安于其位,正是统治者所须的,所以统治者大力推广宣扬,广建佛寺,免除赋税。然而人人若不纳税国将何存?人人安于现状不知奋斗与行尸走肉有何分别?”

    “那为何世上信佛者最多?”

    “一者为朝庭大力推广所至。若人人信佛安与现状,则自然无人造反,可江山永固。二来人都有惰性,身处苦难之时都希望有人搭救,诸家学派不注重形式,只修本心,唯有佛教供奉诸多菩萨,所以人有所求时只能拜菩萨了。”

    “道教也教人无为为何没有这些弊端呢?”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自然,顺其自然为无为,则无所不为。道教的无为是顺势而为,则无所不为。道教教人修其自身从而突破自身。环境顺而人顺,环境恶则打破恶环境从而使人顺。所以盛世道者均隐居山林修自身,乱世则下山拔乱反正从而达到修自身的目的。”

    “儒法兵墨又当如何?”

    “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平民的要求,以稳定江山,而当权者均是反着来的,先有平天下才有治国,正如忽必烈,没有国又如何治国?先有齐家才有修身。家宅若不宁又当如何修身?至于兵法墨,是儒释道的补充,儒释道为本,兵法墨为用,两者相辅相成,正如一阴一阳,所谓治国,多为外儒内法,外儒使人安与现状修自身,德行高尚则出仕治国。内法使人有所畏惧,不敢生乱,所以法令崩则国乱国亡。”

    “乱世当若何为?”

    “乱世之时则应外道内兵、墨。外道使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内兵为拔乱反正之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