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花落(第1/5页)  新混沌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蓉城外,本该花团锦簇,人流不息,奈何战事将至,城外旷野一片。城墙百里之外,后蜀大军驻扎于此,他们是后蜀的最后一道防线,奈何压城的黑云始终笼罩在周围。

    蓉城本是一马平川,天府之国,易攻难守之地。后蜀大将军陶文龙遂奏明圣上,抽调大部分守军,集合全国兵力数十万,扎营绵延数十里,布置在通往蓉城的必经险地,以望固守皇城蜀都,誓将赵匡胤的大军抵挡在此。奈何将心虽如此,难阻文臣多言语。

    金龙殿中,百官肃穆,孟旭在金龙盘纹的龙椅上斜坐着,他的左手扶在额头,手肘支撑在金制的龙椅扶手上,一脸的愁云惨淡。他自十六岁亲政以来,后蜀休养生息,于国于家,可谓风雨协调,百姓安居乐业。奈何战事突起,国军节节败退。不管国力再怎么弱小,君王始终是天权之子,他有能力一挥衣袖,天下血流成河,一纸诏书,举国化为血狱。他掌握了国中一切,包括臣民的生死,他站在国家权力之巅,接受着臣子的恭敬和奉纳。一个国家的君主,不论该国的国力有多弱,国家有多小,他都会被自己眼前呈现的景象赋予无限的自信,他深深的知道,自己就是一国之君,而不会去想自己的国家已经小得无以复加,他更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亡国的事情。

    “殿下,陶将军统领三军,逢战必守,久守必败,现在国土已去三分之二。卑职认为陶将军难逃其责,现又抽调蓉城内大部守军,扎营百里之外,虎狼之心昭然若揭。”兵部尚书周魏进言,一时引得朝堂鼓噪。

    后蜀开国国君建国与后唐朝廷的重用分封有莫大的关系,遂后蜀依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组建了朝廷。后蜀实力虽属诸侯,但是国制健全,朝廷上下齐心,也才有了天下黎民百姓数十年的安居乐业。

    孟旭乃后蜀的二世皇帝,诗词歌赋届的天才。此刻,他满脸无奈的听着朝堂中的鼓噪,雅性全无。

    “陶将军可是开国大将军,先帝钦点开国将军,岂是你说换就能换的。”

    “开国将军若无法护国,留之,家国安在?”

    ……

    “难道战败,全怪陶将军一人?尔等无过?”后蜀宰相魏尚大喝群臣,一时间朝堂静可闻针落。

    魏尚乃唐名相魏徵的远房后人,一生以魏徵为荣,盛唐衰败之后,被人举荐为后蜀丞相,他誓死效仿魏徵,做一名直言敢谏的名相。他嘴唇不厚却力量万顷,他紧捏着手中用象牙打造的手板,手板上雕刻着精细的花纹,他深吸一口气,闭眼后笃定的睁开,一字一顿的说出可能祸及全族的话。

    “天子无过?”

    一时间,朝堂鼓噪声起,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话语不敢让一人以外的人听见。兵部尚书周魏嘴唇微翘,眯着眼睛看着龙椅上的皇帝。周魏何尝不知道国力衰弱的原因,奈何怎敢直言,何不祭出自己搅混水的能力,将后蜀目前唯一能打仗的陶将军作为棋子,运作一下。

    孟旭闻言一窒,一拍龙椅扶手,站起怒道:“大胆!你不想活了!”

    怒罢,孟旭仿佛是从龙椅中站起巨龙,涌出愤怒火焰,这团火焰,让整个朝堂传来一片伏地声,群臣手中的长长的手板落地,个个噤若寒蝉,生怕死亡的火焰烧到自己。天子的盛怒,可血流漂杵,举国上下谁敢对天子大不敬。

    魏尚也不是嫌自己命长,随意触犯龙颜,奈何目前国之将亡,国君尚执迷不悟,群臣又个个惜命,他觉得身为宰相不能坐视不管,自己直言上谏,近可救国于危难,救黎民于水火;远可千古留名,一展忠臣义胆忠肝。

    天子之怒,使朝堂空气凝固,整个朝堂之上只有魏尚一个人站立,他仿佛一块石碑一样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老臣死不足惜,只愿冒死上谏,恳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