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琴韵(第1/3页)  竹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院舍,受白日万箭齐发的影响,亥字叁号房的少年们有些沉闷,陈竹侧卧在床榻望着窗外明朗的月光,脑海中翻腾过那一声幽幽的谢谢,“大概,她会感动吧。”如此这般想着,少年紧了紧胸前的玉蝉,一丝红线萦绕颈间,手中的温凉浇灌着少年干裂的心灵,一夜无话。

    待众少年醒来,太阳高照,又是一年好时节。“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今日应该是风尘院长教授琴艺的日子。唔,琴艺。”琴艺,这两个字还是第一次出现在陈竹的认知中,在青山镇的时光,连温饱都是问题,又何来乐律一说。砍柴的声音与山间鸟兽虫鸣一起协奏,似乎就是少年记忆中最华美的乐章。“看来,又是比别人差了不少啊。”少年无奈地笑了笑。

    “三哥,走啊,一会院长该到了。”“哦哦!”

    风尘院长的衣着与前几日并无变化,衣袂飘飘,仙风道骨。只不过今日,他手中还抱有一物——琴。

    “今日,由我为大家讲授琴道,坐。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七弦。据古籍记载,伏羲制琴,一弦,长七尺二寸,以纯丝作弦,刻桐木为琴,后至唐帝改为七弦。”端起眼前的茶台,一杯香茗萦绕,微抿。顿了一下,风尘院长继续说道,“唐帝,不愧是人杰,除去帝王权术、兵韬武略不说,对乐律一途也颇有建树。皇室制琴,取万年星松木为身,千年蛟龙为弦,化工匠之心血,取日月之精华,是为琴。世间十大名琴,大唐独占其四!”

    “院长,这十大名琴都有哪些还请赐教。”陈竹循声望去,诧异了一下,平日高冷的唐仁今日不知是怎了,面色竟有些潮红。

    风尘院长望了一眼站起身的唐仁,继续说道,“所谓十大名琴,不过是后世评判。以我看来,真正算作名琴的,不过四张古琴。一曰号钟。据传,此琴是一个名为号钟的放牛娃所有,琴音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闻之振聋发聩,在战场上与号角并奏,能有振奋军心之效。但这些古籍往来已久,连我也不曾听闻号钟的真身,所以大多认不得真的。”押了口茶,风尘院长继续说道,“二曰绕梁。据悉,此琴为华元所有,但这华元究竟是何许人,哪朝人,已无从查证。不过坊间流传,华元把琴献给当时的帝王,帝王终日与美酒茶肆为伴,酒奢糜烂之风暴涨,不久就被敌国所灭,而这把传世名琴也不见了踪影。”“三曰绿绮。相传绿绮通体黑色,隐泛幽绿,犹如藤蔓缠绕古木,故名为绿绮。此琴为司马相如亲手制作,取庭前枣木为身,院后黄牛筋为弦,择阴寒之地存放四十九天乃成,配以桐梓含精,以血温养,又四十九天,方才制成。据说司马相如还为此写了一篇如玉赋。但现在也已消失鸿弭。”“这第四嘛,当属焦尾。野史记载,一书生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的时候,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根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因琴尾留有焦痕,故取名为焦尾。”

    风尘院长一口气说完,眼神灼灼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道,“这四把名琴才是当真的琴中帝王,其余不过陪衬而已。”

    少年们惊骇于风尘院长的故事,一时间嘘声四起。

    “我滴乖乖!原来琴还有这么多讲究,可怜我只知道让婢女焚香抚琴侍寝,却丝毫没有听出这音律之雅。”王胖子在一旁捶手顿足,似乎是弄丢了极其重要的东西。

    胡蒙在一旁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王胖子,悄声对陈竹说,“老三,你看这个死胖子。。。还音律,床笫之乐还差不多,有点文言词就在这瞎白话。”

    陈竹无奈地笑了笑,对胡蒙的说话不置可否。眼神不由自主地移到兀自站在原地的唐仁身上,眼前略微颤抖的身影,充分证明了少年激荡的心情,“几张琴而已,虽然听起来有些惊骇世俗,可也没必要这样吧按理说,唐仁多多少少与皇室搭些关系,见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