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殿奏对(第1/2页)  三国之狼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清晨,吕树不得不抛下彻夜缠绵,尚熟睡梦美的娇妻,去参加五日一次的朝会。

    之前,吕树虽然官职不,却常为带兵武将,奔波于城外军营,丁原免他辛劳,让他有事上纸奏对即可,倒是让他落得清闲。

    东汉朝会不像后世明、清时代,每日半夜凌晨就要起来,日日如此,人人相同。汉时朝会一般五日一次,除非特殊情况,有皇帝宣召。时间也没有那么早,一般都是辰时开始。

    众臣左右分列三列,第一位乃是三师、三孤,即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第二一般为诸侯亲王,第三才是文臣武将。一般都是文上武下,分左右而列。俸禄非两千石,不得入内。

    三公却与众臣不同,位于众臣与皇帝之间。吕树官拜骠骑大将军,位同三公,入殿时,被太尉朱儁拉着正坐于大殿左侧,司徒卢植、司空杨彪为于右侧。

    礼钟鸣响,宦官唱喝,皇帝方自姗姗来迟。

    皇帝只有九岁,这一世没有董卓在侧,倒也过得舒心许多。

    吕树随众臣起身行礼,高呼万岁。

    让他意外的是,对皇帝行礼竟然不像他曾今看多的电视剧,只须躬身作揖,根本无需跪拜,心中大感电视剧误我太深。

    现在想来,古人跪拜实为大礼,难怪武将跟随,文臣效忠,只有跪拜方才显诚心诚意。

    皇帝坐定,叫了众臣免礼,众臣才回身坐定。

    方自坐下,皇帝一眼便看到了,与三公并坐的吕树。

    在满朝老臣当中,方才二十出头的少年尤为醒目,与皇帝年纪最为接近。

    不禁大有亲切感,看着吕树,用他幼稚的嗓音故作老成的问道:“将军可是安邑侯吕布?”

    吕树连忙站起,躬身回话:“微臣正是吕布。”

    皇帝用他机灵的大眼睛,将吕树上下一番打量,脸红扑扑的道:“安邑侯坐下说话。”

    吕树谢恩坐定,心道:你装什么大尾巴狼,老子救过你的性命,这会儿装着不认识?

    皇帝又道:“安邑侯的义父大司马丁原为奸人所害,朕深表痛心,还望安邑侯能继承大司马遗志,为我大汉再立功业!”

    吕树心中暗自不爽,这刚坐下,就又是这一番褒奖,我能不能不起来说话?

    搞不懂朝堂礼仪,还是站了起来,躬身道:“多谢陛下勉励,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见他礼节还挺多,没有因为自己年纪而有所轻视,笑着道:“安邑侯身份尊贵,往后说话无需太多礼节。”

    皇帝看他谢恩坐定,便又满脸崇敬之色的问道:“今年春末时,安邑侯曾救朕于邙山脚下,只因夜色太深,未及看清安邑侯容貌,今日见来,果然英雄出众。”

    这一通实话说的吕树,心中暗爽,这皇帝还算有些良心,没忘了自己的救命之恩。

    也不在起来,遥遥一揖,道:“陛下洪福齐天,臣只是正巧赶上,不敢言功。”

    皇帝毕竟年纪尚,又生性活泼,眉目间大有跳脱之意,兴致勃勃的道:“安邑侯当日在西郊以万人大破董卓二十万大军,独斩华雄、李傕,朕心向往之。”

    说完回头向身后屏风问道:“我欲拜安邑侯为师,教我兵韬武艺,母后您看可好?”

    屏风之后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传来,“皇帝能得安邑侯教习武艺,自然再好不过。”声音酥骨销魂,只听一句就已让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话音刚落,只听殿内有人喊道:“安邑侯年纪尚轻,资历尚浅,怎配成为帝师?请陛下收回成命!”

    说话之人乃是一中年官员,约四十上下,银印青绶,显然是九卿之一!

    吕树与朝中之人并无深交,自然不认得他是何人,此时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