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入阁(第1/3页)  望春风:双面宰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刚一上朝,陆望就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这眼神里,有羡慕,有妒忌,有不解,有愤恨。陆望知道,一定是昨天被刘义豫在寝宫召见,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甚至那谈话,也可能已经泄露出去。

    难怪饶士诠父子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敌意。如果没猜错的话,饶士铨很有可能已经被刘义豫狠狠训斥了一通。而那些因为陆望谦让而保住原已划分好的豪宅的当朝新贵们,自然不会再感激饶士诠,却会另陆望这个人情。这样一来,饶士诠自然就更是视陆望为眼中钉了。

    眼中钉又怎样!该来的总要来的。饶士诠是他必须要越过的障碍。陆望冷静地分析着自己所处的形势,回忆着昨天与刘义豫的那一番谈话。

    从一开始,饶士铨就不愿意接纳陆望进入朝廷,更不愿意看到陆望成为刘义豫的宠臣,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为陆望一旦得宠,很有可能成为朝中一股新势力的领导者,不受他这个首辅的控制。甚至,与他分庭抗礼。

    不过,或许这也是刘义豫在刻意栽培陆望的原因之一。饶士诠的势力如果过于强大,就会对刘义豫产生微妙的威胁,从而动摇对饶士铨的信任。

    因此,他需要扶持另一派势力,来与饶士铨的派系在朝存,对他形成牵制,甚至必要时打压。无论如何,刘义豫是不愿意看到朝中的臣子铁板一块的,那是对帝王莫大的威胁。分化牵制,拉一派打一派,这都是古老的帝王心术,刘义豫也不会例外。

    而对于赤月公主与达勒来说,虽然狄人兵锋正盛,但他们习惯于狄人的部族传统,对大夏国的政务民情却称不上了解。加上狄人人数少,会说夏国话的也不多,这更为治理带来了困难。因此,赤月与达勒只能牢牢抓住监国与大司马两项大权,依靠大多数夏国官员来管理民众。

    在这样的情况下,赤月与达勒更要在夏国官员中寻找栽培“自己人”。他们乐见夏国官员分门别派,而不是抱成一团。这一点倒是与刘义豫不谋而合。只是,与刘义豫不同的是,他们要拉拢培养一批夏国官员,成为“亲狄派”,能为狄人所用,而不是效忠于刘义豫。可以说,他们与刘义豫都是各怀鬼胎,却都同时看中了陆望,想要试探拉拢。

    毕竟,陆氏作为夏国的世代勋贵之家,门第高贵。陆显长期位居要职,又担任过吏部尚书,门生故吏满天下,人脉深厚,声望很高。就算有许多官员逃往西蜀,但朝中还是有很多与陆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小官员们。更别提那些既没有出仕,也没有逃往西蜀,而是留在京都观望形势的宗族勋贵们。陆家在他们当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果拉拢到了陆望,就等于得到了这笔巨大的政治资源,对当政者是一笔无可估量的巨大财富。现在的陆望,虽然名义上还只是一个位居闲职的文渊阁大学士,但却已经是很多人眼里的香饽饽了。在金殿救驾那场戏之后,陆望更是身价倍增。在刘义豫召见陆望后,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大夏国的政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果然,在例行公事的早朝觐见后,高坐在金龙宝座上的刘义豫用眼神征求赤月的意见,赤月点点头,说道,“宣布吧。”刘义豫便清清嗓子,对掌礼太监说道,“宣旨吧。”

    在掌礼太监长长的声调中,新的人事任命宣布了。有一个新人入阁!而这个人,就是金殿救驾的陆望!现在,陆望成了大夏国新的内阁次辅,与饶士诠、李念真一起构成了大夏国官员中新的权力中心。

    陆望欣喜地走出班次队列,叩头谢恩。刘义豫与赤月都满意地点头。在群臣的注目礼中,刘义豫特意走下台阶,扶起陆望,说啦一些勉励慰问之语,以示恩宠。

    赤月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微笑着说道,“陆爱卿,这是你应得的。以后好好办差,自然还有恩典。”陆望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