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人逢喜事(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福祸无门,唯人自取。

    诛灭诸吕后,周勃、陈平、灌婴等一帮老臣将少帝一脚踢开,开始从刘邦的儿子中左挑右选,论年纪、评功劳、看德行,最后挑中了一位好皇帝——孝文帝。

    真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代王刘桓一跃而成皇帝,母亲薄太后、媳妇窦太后都飞黄腾达。

    相术大师许负在秦末就断定薄太后能当天子母亲,文帝即位后又断定宠臣邓通当饿死,还断定周亚夫当饿死。

    可以说,许负的预言都应验在周勃、陈平等人的选择上。

    老天爷选谁谁就是天子,如今老子选谁谁就是皇帝,老子岂不是当了一把老天爷。

    然而这等好事不常有。

    比如淮南王刘安,出了名的贤王,写了本《淮南子》名震全国,又碰上皇帝无子,那时铆足了劲寻求各路好汉的支持,论资排辈比名气谁都比不过他,可等了好久都没等到这种好事,真的可遇不可求。

    时隔这么久,霍光也过了一把老天爷的瘾。

    因为朝廷上基本上都是霍光的人,所以霍光指谁是谁。

    其实按照常理,应该选择皇帝的儿子的。

    可是出于某些原因,1岁的刘弗陵没有留下子嗣,偏偏这位聪明的君王还早亡,可见刘弗陵死因很复杂,就不多说了。

    皇帝无子,那就只能选刘彻的儿子。

    刘彻太能活了,他的儿子本就不多,之前还因为谋反案自杀了一个燕王,活着的只剩下个广陵王刘胥,偏偏还是燕王刘旦的弟弟,偏偏刘旦还谋反。

    选他,将来怕不是要被清算吧。

    霍光于是只能从刘彻的孙子中挑。

    选谁不好说,那就先用排除法吧。

    太子刘据一脉只剩下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刘彻的重孙,辈分太低,而且刘据的性质很特殊,属于有罪之人。

    次子刘闳(hg),死的比刘彻还早,倒是没犯过罪,可也没有子嗣。

    燕王刘旦,和他弟弟广陵王刘胥,过。

    只剩下李夫人的儿子,刘髆的儿子,昌邑王刘贺了。

    那就没得挑了。

    公元前74年7月1八日,刘贺继任为皇帝,时年19岁,还在上高中。

    刘贺祭拜了这位比自己大两位的叔叔,然后开始享受做皇帝的乐趣。

    他当皇帝,总以为是至尊,说一不二,所以很任性。

    霍光一看,得,这是位看不清形势的主,玩政治的都是假傻,只有他是真傻,别费那功夫了。

    八月14日,刘贺当皇帝还没过一月,就被霍光送回老家了。

    当然,形式还是要走的。

    刘贺被控制起来,他的属臣被拘押。

    霍光的外孙女,与刘贺同岁的上官皇太后下诏召见刘贺,然后霍光等臣子上书,弹劾天子不法,最后得出结论,该废。

    上官皇太后点头,以母后的名义下诏废了刘贺的帝位。

    当然,霍光倚重贤良,有儒家的特性,真要从历史上找可参照的案例,还是可以的。

    商汤死后,传位给孙子太甲,让伊尹辅佐他。结果太甲胡作非为,伊尹说你太缺家教,将他囚禁在商汤的墓地,让他爷爷好好教教太甲怎么做人。

    也是商汤在天有灵,太甲此后性情大变,通过了伊尹的考验。于是伊尹和群臣将太甲请了出来,让太甲秉政,算是一段佳话。

    其实霍光也可以将刘贺关在茂陵,然后自己秉政,可他想的明显更多。

    刘贺聪明的话,幡然醒悟还有得救,自己再还位,就算美满了。

    可刘贺太不争气了,将来他没学好,自己又不还政,不就是要禅让当天子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