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道统之争(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前140年,掌权一年之久的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刘彻和太皇太后的权力之争,着力在汉朝的国策之争中。权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到底是皇帝说话管用,还是太皇太后说话管用,汉朝法律上没有明显的界定。

    政治上的话语权,常常着落在道路之争上。刘彻重用儒家,那么其他学派就会到太皇太后门下,双方较量一番,赢得有话语权,在后期一系列人事、国务的安排上,就能占据主动,输的就必须蛰伏。

    汉朝的道统之争,太皇太后赢了,毕竟她握有虎符,枪杆子里出政权。王太后告诫刘彻,你不能跟太皇太后争,她就是吕后,会废了你的,你要等,等她死了,那么谁也没资格压住你了。

    那么黄老之学和儒家相差很多吗?

    自然有区别,儒家强调政府做事,道家强调自发做事。

    其实儒家也并非刘彻最终的选择,刘彻更倾向于法家,不过儒家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

    刘彻就这样等了五年,也不算无所事事,每日里游猎,将国政托付给大臣们,决定权交给太皇太后。

    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去世。两个儿子已经先她而去,于是她将自己所有的财富都给了长公主刘嫖,希望她过得好点。

    太皇太后和孝文帝合葬,尽了为妻的本分。其实帝王宫殿,如果夫妻一方先去世,地宫并非封死的,还要等待另一位来合葬。通常皇帝身边会有两幅棺椁——皇后、宠妃。

    太皇太后的存在,让刘彻倍觉压力;太皇太后去世后,刘彻立誓要终结这一制度。他不想自己当初受到的屈辱,再传给子孙。

    太皇太后去世当年,刘彻说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丧礼办的不好,将两人罢免,任命舅舅田蚡为丞相,任命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无论如何,窦婴都算是不错的保皇党,可是刘彻也将他闲置,可见他对窦家人的厌恶。

    窦家人失宠了,阿娇的皇后日子也不好过。

    阿娇嫁给刘彻多年,一直未生育,倒是与孝景帝时的薄皇后类似。按理说,此时太皇太后还在,刘彻断不会冷落阿娇的,只能说是身体原因吧。

    关键是皇后无子,宫内的妃嫔们也没有孩子。究其原因,想来还是因为皇后。

    皇后生了儿子,那就是嫡长子,将来名正言顺的即位。若是长子的名分被其他人占据了,皇后又生不出儿子,那么地位就不保了。

    长公主很着急,可惜这种事她也急不来,只能让阿娇把持住后宫。

    眼看刘彻无子,姐姐平阳公主动了心思,开始给弟弟送女人。

    公元前139年,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回程途中看看姐姐。

    在姐姐安排的女人中,刘彻一眼相中了卫子夫,临幸后带进宫里。

    卫子夫出身贫寒,不过窦太后也是,吕后当初也是。女人只要是良家子,品行没有差错,就能够入宫。

    然而贵人事忙,也可能阿娇从中作梗,刘彻忘了卫子夫。第二年,宫内要将年长的宫女们送出宫去,卫子夫得以见到刘彻,哭请离开,想来无名无份的在宫过得很惨,惹得刘彻动了恻隐之心。

    刘彻于是再次临幸卫子夫,卫子夫竟然怀孕了,宫内一片喧哗。

    王太后很开心,刘彻也很高兴,封卫子夫为夫人算是给了身份待遇。对此事,太皇太后则保持了沉默,她并不想结怨太多。

    长公主生气了,派人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绑了票,想要逼迫卫子夫堕胎。

    皇后又不能生育,卫子夫的孩子将来就是长子,紧接着是太子、皇帝,卫子夫就是皇后,卫青就是国舅,封侯是肯定了的。

    很多有志于功名的人都看出了这个趋势,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着人将卫青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