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后起之秀(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杀了晁错,不过是为了拉拢中间的诸侯王。刘启很清楚,吴王刘濞这类人,既然已经造反了,那就会走到底,他们之间只能用武力解决。

    不过过场还是要走的。

    袁盎去七国传递命令:皇帝赦免了你们的罪过,斩杀晁错。

    七国哈哈一笑,刘启还没打就露怯了,事到如今,哪里是杀一个晁错就能解决的事。

    晁错的倒台,也就意味着朝廷内认为他所执行的一系列的措施都是错的。既然晁错是错的,那么当初反对他的人自然是对的。

    于是刘启宣召窦婴,任命其为大将军。窦婴不干,说我病了。

    你让我我走,我就走,让我来我就来,那我的形象岂不是全毁了?

    刘启于是说,国家如此危难,你身为皇亲国戚,怎么能袖手旁观呢——王孙安得辞。

    窦婴摆摆架子,不过是发发怨气。他自己在家中广纳豪杰,当此时机你要不让他出马,恐怕他自己在家中急的都要吐血,毕竟一损俱损,刘启倒台了,窦家怎么办?

    窦婴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他的门客袁盎、栾布也得以重用。

    袁盎,和晁错是同龄人。他的家庭经历比较丰富,老爹当年是强盗,可惜没在秦末做番大事,那是洗白的最佳时期。袁盎文采不错,也会那么两下子,于是投奔了吕禄做了门客。

    后来吕禄被杀,哥哥袁哙向孝文帝举荐了袁盎,于是成为孝文帝的近侍——中郎,年俸六百石,归掌管宫廷卫戍的光禄卿管理,做了个武官。

    一般朝廷礼仪,下完朝后,太监吆喝一声起驾,群臣跪倒恭送陛下,等皇帝走后大臣们才散去,这叫礼貌。那时候周勃当政,孝文帝对他很恭敬,说完国事后经常目送周勃离开。

    袁盎见后,心中不爽,问孝文帝,丞相周勃是怎样的人?

    孝文帝说,社稷之臣。

    袁盎说,吕后在位时,他不作为,吕后死后,他顺势铲除吕氏。周勃说功臣还行,哪里谈得上社稷之臣。

    所谓社稷之臣,就是刘邦的三杰,没他们不行,故而是社稷之臣。所谓功臣,功劳苦劳都有,但是换个人也行。

    孝文帝听后点点头,深以为然。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周勃平定吕氏之后,刘邦对他的期许已经达成。他本人做丞相又不合格,陈平等人做得更好,对孝文帝只有功而没有用了。

    袁盎和孝文帝的对话是公开的,于是传出去,传到了周勃的耳朵里。

    周勃勃然大怒,找到袁盎说,我和你哥哥关系不错,跟你又没仇,你为什么在皇帝面前损我。

    袁盎坚持不道歉,在当时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是他挺住了。

    后来周勃被抓到牢中,没人敢进言,唯独袁盎上书,劝说孝文帝放了周勃,他绝不会造反的。

    周勃出狱后和袁盎成为好朋友。有的人不骂自己,可是也不帮自己。袁盎平日里骂自己,可是关键的时候帮自己,这不是千金难买的知己吗?

    袁盎就这么在朝中一炮打响。

    淮南王流放蜀地的途中去世,孝文帝极为哀痛,绝食来惩罚自己。

    袁盎说,太后病了,陛下亲自尝了三个月汤药,比曾参还孝顺;诛灭诸吕后,陛下以莫大勇气到了长安,比孟贲还有胆色;大臣推荐陛下为天子,陛下推让了四次,比许由多三次。陛下高风亮节,天下皆知,贬斥淮南王也是为了让他自新,错不在陛下。如今淮南王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还健在,封他们为王也算告慰淮南王了。

    孝文帝被说服,恢复了饮食,敕封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

    不过哪能你说别人,别人不说你呢。

    宦官赵谈和袁盎不和,常常在孝文帝面前诋毁他。

    袁盎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