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复兴之路(第1/5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抢劫来的东西再去换铁器,只要给的价码高,不愁别人不卖。

    《战争之王》里有句话,你不把军火卖给别人攻打你自己的国家,那你就不是合格的军火商。

    军火历来都是最发家的行业,古代也是,陶朱漪(yi)顿之富,漪顿就是倒腾铁器发家的,这才与陶朱公并列。而军火商卖武器,看的自然是谁给的钱多,300的利润,就可以践踏一切的法律。所以清朝和明朝打仗,掳掠来的财富可以换成良马、铁器、弓箭,因为朝鲜人也好,蒙古人也好,明朝人也好,大家都认钱。

    王者的部落发展过于迅速,因为全部是抢劫犯,不以生产为生,而以掳掠为生,反正草原这么大,总是有部落的,有部落就有女人,就有牛羊,就有过冬的粮食,就有金银珠宝,抢就是了。

    王者因为离经叛道,引起草原上一致的愤怒,他们找到了王者的义父,让他阻止自己的义子。

    王者终于与最强大的助力决裂,一个是越打越强,以战养战,一个是抵抗,保住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是刮分别人的东西。

    敌人太强大,王者几次失利,但是他明白,只要身边的军队勇士在,失去的还可以再夺回来,就算老婆母亲被抢走也无关紧要,于是从不正面冲突,只是不断地掳掠。在强大的联军也终有解散的一天,因为大家都需要吃饭,不可能跟马贼一样靠抢劫为生,哪里有那么多敌人可以给你抢呢,难不能联军内讧,自己乱抢不成?

    王者于是再次出山,不久声势更大,失败几次都不要紧,但只要赢一次,那么就再也没人能阻止他了。

    王者取得决定性的战役,最终统一了草原,再也没有内斗了,可是大家都已经被这种模式所吸引,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富庶的中原,只要越过长城,哪里一个郡的人口要比整个草原还多,有无数的金钱玉帛,遍地的女人工匠,还有用来抢劫的铁器。

    于是他们跨过长城前来掳掠,抢走东西后就离开了,因为中原太复杂了,还要种地,反正走后中原人会种的,到时候再抢就好了,于是又回到了草原,隔段时间再来。

    这是他们的模式,以战养战,不够就抢,等到好久之后才会发现,中原人太聪明了,自己可以占据这块地不走了,然后让他们种地,给自己交税就好了,也省的年年来了。

    然后草原人才发现,还有不抢也可以做的很好的生活,也不再抢劫了,其实他们之前也是这么过的,只是已经遗忘了。

    战国就是乱世啊!

    秦国耕战,真是超这种方向发展,而赵武灵王则是完全师从草原人,如果真的被他这么玩下去的话,亡秦者胡的预言恐怕真的落在赵武灵王身上了。

    对比下以往历史,中原人凭借坚城抵抗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学会攻城后,一次次大败中原人。赵国更有优势,首先武器好,其次游牧民族的战法,我相信中原无人能够抗衡,尽管是白起。

    但是这一切还是随着主父的死结束了。

    乐毅听闻主父死了,收拾好行囊,环顾天下,听闻燕王在招贤纳士,哪里更适合自己,于是到了燕国。

    此时的燕国国君是燕昭王,名姬职,读起来有点像“机智”,他本人也确实蛮聪明的。

    其实说来这位聪明人能当燕王,靠的还是赵武灵王,说起来也是一段曲折的故事,故事要从他老爹讲起。

    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这位老哥在位的时候,苏秦离开燕国去齐国养生去了,在位多年也算是平平无奇吧!

    他的儿子燕王姬哙(kuai)继任,人贵有自知之明,姬哙就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君王,论智谋比长相拼人品,都不如国相子之,人家才高擅断,很会做人做事。

    一次苏代从齐国过来,姬哙问他齐宣王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