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威名远扬(第1/3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晋国以狐偃为相,先轸(zhen)为帅,赵衰、胥臣辅政,栾(栾)枝、冀缺做事;郤溱(zhen)、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荀伯抵御北戎。

    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

    几乎全部都是当年跟随晋文公出游的人,可见晋文公的这个班底,实力之强悍,堪称最强内阁。

    晋文公找来了舅舅狐偃与赵衰(绝对亲信),商量改革朝政。狐偃与赵衰制定国策,建立制度,并将备案交由文公。文公以狐偃,全权改革,并由赵衰辅之。

    关于施政,明君都类似,我就直接把史料原文列下。

    《国语》说,“安排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敛,施舍分寡(不患寡而患不均)。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

    此外,晋文公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召回了所有在外漂泊的晋国公子。他的父亲晋献公在位,攻打虢国,原因是晋国的那些公子(潜在威胁者)跑到了虢国;他弟弟晋惠公攻打翟国,因为重耳在翟国。

    如今这一切都将结束。我曾经也被追杀,我知道被亲人追杀的滋味,我知道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少愿意有人接纳我们,只能饿着肚子,只能寄人篱下接受别人的施舍。我们都是同族,我们都自相残杀,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呢!

    都回来吧,你们没有罪过,回到你们自己的国家吧。

    《国语》说他,“昭(招)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耇老,礼宾旅(经过晋国的诸侯公子们),友故旧。”

    由此,他成为晋国最有威名的君王,他被称为贤明,确实是实至名归。他用自己的胸怀,让所有的人甘愿俯首称臣。

    当然,另一个原因在于,此时的晋国已经有很多有权势的贵族了。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都是晋国的大族,而晋文公形单影只,弟弟死了,侄子被杀了,晋国的王室,只剩下我了。我能掌控那些大姓之家,我的儿子怎么办,我的孙子怎么办。只有将晋国姬姓宗族的人召回来,才能确保姬姓的地位。

    他做了一件事,让姬姓有才能的人在都城任职;异姓有才能的人,去地方任职(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还确立了一个体系,确切来说,是一个权力体系。晋文公依靠大夫们的供奉来生活,大夫们依靠自己的封地,贵族(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依靠自己土地,百姓只能自食其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匠人、商人依靠官家的佣金而活(铁匠给朝廷打造铁器,商人替贵族赚钱),皂隶(小吏)依靠自己的俸禄,官员依靠税收。政治平稳,人民生活美满,朝廷财政一直处于盈余(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财用不匮)。

    这套朝贡体系,让我想起了周王朝,如今周王朝是天下共主,但等其他国家强盛起来,谁又会服你呢!

    所以读史书的人,一定要以此自戒。

    读史书的目的,不在于因循,而是为了让你明白事理,找到符合历史发展的道路,披荆斩棘,筚(bi)路蓝缕,找到一条全新的道路!

    当然,晋文公虽然跟弟弟翻脸,但是也不是全盘否定。

    晋文公认为晋惠公时代招募州兵及开垦私田(前所未有)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就将其保留。晋文公能够在归国几年内国力大盛,跟这几项措施大有关系。由此可见,晋惠公在位,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晋国的实力也一直在攀升,把一切归于晋文公,是不公平的。好比汉武帝征伐匈奴,扬眉吐气,用的是爷爷和父亲辛苦赞下的钱,可是汉武帝却成为千古一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