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攻无不克(第1/3页)  春秋英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改革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管仲一直默默在做,他做了七年。七年了,刀也磨利了,该亮剑了!

    第一个对象就是鲁国。

    当时鲁国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sd省南部,兼涉hnah和js三省小部分,齐国占据sd北部,两家是邻居,自古以来就有宅基地的纠纷,关系好的时候共同开发,关系不好那就只能扔板砖了。

    鲁国在齐桓公即为初年,一直是齐国的敌人。说实在,鲁国不想打(齐国是大国),但是小白不肯干休。

    鲁庄公(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的父亲鲁桓公被自己的亲舅舅齐襄公杀死(公元前694年),自己的母亲偏偏还跟舅舅好了,留在齐国不回来,自己好心送舅舅公子纠回国,偏偏还被另一个舅舅小白抢了先。

    小白当上齐王的第二年春天就派鲍叔牙攻打鲁国。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争,齐国输的人尽皆知,大致过程如下:

    齐国派兵来打,鲁庄公很惶恐——打不过。恰好来了一个曹刿(hui)的人,认为当权的人不会打仗(食肉者鄙),问鲁庄公凭什么打退齐军。

    鲁庄公说,“衣服和食物,我经常分给百姓。”

    曹刿说,“小恩小惠,别人不会为你效死力的。”

    鲁庄公说,“那我经常拜神,给他们上供,神仙会保佑我的。”

    曹刿说,“神仙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想了想,只好说,“虽然不能明察秋毫,但是我经常酌情审判牢狱之案,百姓都夸我公允。”

    曹刿说,“主公尽忠职守,凭这个就可以跟齐军打仗了。”

    曹刿跟着鲁庄公打仗。齐人敲鼓要打仗,鲁庄公一想来都来了,输人不输阵,也想敲鼓,曹刿制止了他。齐军愣了,没见过不按套路出牌的,以为鲁军没听见,于是再次擂鼓。鲁军依旧没反应。

    齐军见鲁军怂了,不依不饶,第三次擂鼓,表示怂了也不行,我们大老远来,必须打一架。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来吧!鲁军擂鼓进军,一举打败齐军。鲁庄公大喜,马上就要追击,起码追在后面踹几脚。曹刿说不行,站在战车上远远看了一会儿,然后才说,去踹吧。

    就这样,鲍叔牙被撵了回来!

    曹刿战后很得意的说,“打仗,凭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我们打赢了!追赶中又怕中埋伏(夫大国,难测也),看他们旗帜都掉了,车辙也很乱,才肯定他们是真的败了。”

    此战之后,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曹刿也成为了食肉者。

    当然,齐国是大国。两年之后,甲十万,车五千乘伐鲁。

    曹刿再次领军,却三次败北,兑现了自己“食肉者鄙”的言论,丢了很多地。鲁国请求会盟,说自己小国,肯定不敢带兵器,希望齐国会盟的人也不要带。

    小白很高兴,也很大度,表示放心,我是大国,诚信为本,我不带。

    结果到了之后,不仅鲁庄公带着剑,曹刿也带着(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你有我没有,鲁庄公自然要把剑拔出来,表示同归于尽(亦无不死而已),还表示大家一起死,我先死在你面前(戮死于君前)。小白不想死,管仲就要拉着小白走。

    曹刿出现了,拿着剑立在当中表示,这是君主之间的事,旁人不要插手(无有进者)。

    管仲表示,我是来劝说小白,大家以汶地为边境。小白说当然行。

    目的达到了,曹刿和鲁庄公道了歉,然后让小白回去了!

    小白两次战争,结果一无所获,自然很沮丧。

    管仲一直充当鲁国的保护者,不是他博大,而是他知道时机未到。就是派兵去打,也只能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