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水不水?(第1/2页)  香江之大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兵从后门进来,就看见楚德丰正向他招手。

    胡兵带着关芝琳两人过去,他挨着关芝琳和楚德丰坐,关芝琳挨着阿玲坐。

    楚德丰看见关芝琳眼睛一亮,越过胡兵说道:“你好,我叫楚德丰,是胡兵的同学兼好友。”

    “你好,我叫关芝琳。”关芝琳甜甜一笑,然后问道:“今天是谁的课?来的人好多啊!”

    胡兵答道:“陈文正。”

    关芝琳笑道:“那他一定是个家。”

    胡兵笑道:“这你可猜错了,人家主业是研究物理,文学只是他的一个爱好,来教授古代文学只是兼职,但以他的水平教我们绝对绰绰余余。”

    关芝琳惊讶道:“这人好厉害!文理兼备呀!”

    楚德丰显然对陈文正有些了解,插嘴道:“他还是香江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水平当然不差!”

    关芝琳不解问道:“香江中文大中国文化研究所?很厉害?”

    楚德丰解释道:“挺厉害的。他们主要研究古代历史文献,推广中国文化在西方传播。尤其在文学学术方面的影响力很大。”

    有人说香江是文化沙漠,这句话其实并不正确,香江一直有一群人传承着华夏的传统文化。

    就如这个香港中文大中国文化研究所,它的前身是新亚书院,而且它第一个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一切文献、甲骨卜辞录取电脑,建立电子文献。

    而这个主意正是陈文正提出来的。

    其实最先说香江是文化沙漠的是台|湾的《中央日报》,后来扣在内地头上,反咬一口说内地嘲笑香江是文化沙漠。

    台|湾这么看的原因,是香港人的报纸、书刊不用正规的书面行文,而是把白话直接音译代替。这个做法最开始是粤剧演员采用的,早期粤剧演员文化程度低,不会书面语,只好用各种同音字,跟现在人学英语how are you用汉语标注壕啊油一个性质。

    而这个做法真正得到发扬,光明正大的应用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是当初的殖民者英国人推波助澜搞起来的。

    英国人推波助澜搞这种做法,跟rb人用平假名片假名、韩国人用韩语、越南人用字喃的性质是一样的,目的就是消解汉字的正统性,从实际效果来看,英国人做法很成功,现在广东人也在用这种书面方式。

    胡兵不禁想起了平行世界一个研究甲骨文的老外,西尔斯。

    说起来西尔斯也很有意思,他年轻时候很叛逆,几度辍学,偶然有一天突然想学习中文,却遭到家里人的一致反对。

    西尔斯一怒之下,在饭店洗盘子攒够了一张去台|湾的单程票,一个人跑了过去。

    结果,他无可救药的迷上了三毛,不仅翻译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还动身去撒哈拉沙漠看她,正好碰见荷西失事,悻悻无功而返。后来他又娶了一位乳名叫“三毛”的妻子。

    身为电脑工程师的他,萌发了将甲骨文电脑化的想法,94年他被查出有心脏病,医生说他只有一年的生命,惶恐的他想要在这一年将《说文解字》电脑化。

    但那位医生显然说错了。

    于是,第二年西尔斯在硅谷找了一份工作,雇佣了一位华裔阿姨,扫描《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上所有字源。并建立了一个关于甲骨文的网站。

    这个网站在网上火过一段时间,西尔斯甚至当过一段时间网红。但网红很快就过期。

    由于不接受网站商业化,他一度连网站不到50美元的服务器费用都交不起。在胡兵穿过来时,西尔斯刚从北师大搬出,到盛海的一家公司研究汉字的变迁。

    不提其它,这种抛弃一切研究汉字的精神,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