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卫国鼋宴②:卫国公子(第1/2页)  管仲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国也是当时的大诸侯国,卫在黄河、淇水之间,国都朝歌。朝歌本是殷商故都,武王伐纣灭商之后,纣王之子武庚与旧商遗民盘踞于此。时隔不久,发生了武庚叛乱,继之周公平叛后,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被封于此地而立国,国号曰卫,取拱卫周室之意。故卫国乃是周之嫡系、姬姓候国,康叔封乃卫国之鼻祖,有卫康叔之称。自卫康叔以降,传至今日卫宣公,已历十五君,凡三百余年。在这期间,卫国始终以姬姓大国身份多次左右了天下大势。

    却说管仲入卫已三个多月,四处云游,一无所获。这日百无聊赖,于淇水之畔击掌作节,独自吟唱《淄衣歌》。初秋时节,河水丰沛,野草正肥,岸边一片树林更是十分茂盛。管仲步入林中,见古树横生,藤萝倒挂,低矮的灌木丛中,一条小路若隐若现。抬头望去,天空被密密麻麻的枝叶遮掩大半,有几片红黄相间的叶子微微摇荡,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光芒。管仲忍不住赞道:“淇水茂林!好一派卫国风光!”。

    正沉醉间,忽闻林外一声雁鸣甚急;那大雁似是受了什么惊吓,在挣扎着狂飞。管仲正自得意,又被这惊飞的雁子勾起了箭瘾;于是探囊取箭,搭上弓弦,也望着枝叶云间的雁影,也凭着自身经验的感觉,须臾,只听“嗖”一声响,那箭如风如电,破林穿云而云;又一声哀鸣,大雁应声落地。

    落雁之处隐隐有喝采声传来,只是被浓密的树木阻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侧耳听去,像是几个少年之声,又似有女人盈盈笑声,又似有众人杂乱喊声。似乎树林的那一边,正有许许多多人。

    管仲正纳闷间,忽见迎面树丛中,就有两人一前一后奔过来,都是身穿甲衣,手操长戈,乃是武士。一人先至,大约十七、八岁年纪,望着管仲手中的弓,傲慢问道:“喂,你可是那射雁之人?”

    管仲答是。那人又问姓名,管仲自答。那人又道“好箭法!我家公子欲见射雁之人,你快随我来!”

    后面的武士也赶了过来,年岁稍长,五旬上下,见了管仲先恭恭敬敬行一揖礼,笑着道:“这个年轻后生好生无礼!管子见笑了。”说着瞪了那人一眼,又对管仲陪笑道:“我家公子礼贤下士,特差我二人来请,管子请随我来。”

    管仲回礼,问道:“只是不知,你家公子是何人?”

    “乃公子朔也。卫侯与宣姜夫人生有二子,长公子名寿,次公子名朔。今日寿、朔兄弟二人于此林间安置私宴,专请母夫人共赏秋林美景。席间见一大雁翻飞,趁着酒兴,宣姜夫人要观二公子射技。不想,寿公子一射,不中;朔公子又射,又不中!眼看那大雁受惊急飞,欲要逃遁而去,正焦急间,不想那雁却被高人一箭射下。公子朔尤为惊喜,特差我等来寻,请到席间一见!”

    管仲暗喜,自己一路北上,正为寻找机缘,可以效力诸侯,不想此刻,机会终于来了!于是道:“有劳。”便尾随二武士款款而行。

    出得树木不远,有一块被黄色锦缎圈置的洁净空地。走得近了,见众侍簇拥之中,置有三席三几,一应器物陈设,华美绝伦。依着礼制,管仲猜三席居中者,必是宣姜夫人,左边当为长公子寿,右边当为次公子朔。

    不多时,觥筹交错之间,闻听宣姜夫人笑道:“我儿且看,那射雁之人请到了。”管仲忙躬身拱手,深行一揖道:“颍上野人管仲,拜见夫人,拜见二公子!”

    “免礼!此为林边私宴,无需拘礼。”宣姜道。管仲抬头望去,不由大吃一惊!但见宣姜娥眉凤眼,杏脸桃腮,肌肤细柔胜雪,体态圆润丰腴,恍若梦中人飘然映入眼帘!虽已中年,但芳华不减,浑身上下透着一段天生妩媚,氤氲不散,如熟透的肥杏,如风中的嫩柳,如湖面的烟霞,最是撩人魂魄,欲罢不能,虽妙龄少女也远远不及!管仲心中暗道:天下竟有如此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