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粟米小贼④:初见华督(第1/2页)  管仲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都商丘城中,萧大兴先安排管仲与自己下榻一处,好生休养一天。到了第二日,萧大兴面见公子御说,欲讨得公子御说的一帧举荐之书。公子御说礼贤下士,乐于成人之美,本对萧大兴就信任有加,况且太宰华督正在多方招募家臣,此顺水人情,如何不允?于是取出一片竹简,执笔书道,“管仲博学多才,太宰择而用之。公子御说。”萧大兴得了荐书称谢退去;又将诸事均已安排妥当。

    第三日,管仲怀揣荐书,大步来到太宰府。不想华督大人并不在此,却在公子学府。管仲心中暗叹:“莫不是老子一座豪宅,儿子又设一座府邸?”后来门人引路,管仲随行转入另一处府中,穿过几重门,走过几道弯,又顺着一条石子小路,来到一处大院落,见有三个少年于庭中射箭。门人道:“我去禀告太宰大人。”转身离去。管仲道:“有劳。”就立在原地等候。

    许久不见人来,管仲百无聊赖,趋前观看射箭。原来是府中几个公子哥儿在学射。地上大小弓箭放了好几把,箭垛远远近近立了个,公子们要么拉不开弓,要么射不远箭,更别提一箭中的了!管仲看得不由好笑起来。这时,其中一个公子气急败坏,索性把手中之弓远远抛起。长弓落地,正巧砸在管仲脚前。

    管仲捡起弓,一望好器械!管仲笑道:“善射者必善养于弓。公子可知弓吗?”

    “你是何人?”那公子怨气未消。

    “一个知弓之人。”

    “你既知弓,且说说如何才是知弓?”

    管仲道:“弓者,兵戎利器,不可小觑。《周礼》有制: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之弓,合七而成规。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规。士之弓,合三而成规。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此乃弓之礼制。

    若论用弓之道,公子可知:覆之而角至者谓之句弓,覆之而干至者谓之侯弓,覆之而筋至者谓之深弓。句弓宜近射,侯弓宜远射,而深弓宜强射,其射既远又深。我看公子刚才以句弓而做远射,可谓不得用弓之法,无异于玄龟追兔,如何可能射中呢?——公子勿急,且看我们来一个狮子扑兔!”那少年正听得入迷,却见管仲走来,先从地上另选一弓,后又扶住自己手臂,挽弓上箭。“凝神屏息,心箭合一。定!射!”在管仲手把手辅助下,那公子顷刻间飞出一箭,霍地一下,正中箭的!从旁的几个少年也高兴得个个欢呼跳跃。

    “好弓!好箭!好论道!”身后忽有人抚掌道;随之便有几声大笑传来。少年们即时收起手脚,个个低头沉默,仿佛不敢大声呼气一般。管仲转身望去,见来人魁梧健壮,衣裳华丽,一副卿大夫模样;身边两侧各有两名差女簇拥,个个绝色,艳若桃李。再往后,便是引管仲前来的门人。

    管仲一看就明了,料定此人必是名震宋国的太宰华督,于是躬身施礼。那人道:“我就是华督,你便是公子御说推荐的管仲吗?”

    管仲应道:“颍上野人管仲,有眼无珠,不晓得太宰大人。大人勿怪!有荐书在此。”说罢将怀中竹简递将上来。

    华督接了,看了看荐书上的字,道:“管先生之才,适才业已领教。如此人才,华督求之不得!何必再劳烦公子御说呢?我这三个儿子生性愚钝,正缺一个的人;我欲拜管先生为其师傅,早晚教以读书习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管仲忙施一礼,“太宰错爱,管仲敢不竭心尽力!《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六艺之学,管仲自信得心应手,无所不通,当不负太宰大人重托!”

    所谓“六艺”:第一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为礼仪、德育之学,简称“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