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南国有虎①:行商南方(第1/2页)  管仲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管鲍一行齐国贩布,两手空空,返回郑国;心情难免抑郁,原本在亳城商定好的随国黄吕之行也又有了争议。鲍季牙始终觉得不妥,他担心万一失手,则鲍家将损失至少一半的家业,此举无异于豪赌,令他总有如坐针毡之感。鲍仲牙、鲍叔牙和管仲则坚持南下。犹豫不决之间,又陆陆续续贩卖了一些牛羊皮和犀牛角。管仲始终毫不客气,每每依旧少出多拿。有一次本金占两成,分利竟拿了六成;说是管母生病,先行借用。此事令鲍仲牙、鲍季牙两人对管仲愈加生厌。

    僵持了几个月,转眼入夏,方始随国之行。不过鲍季牙托言有湿热病,不去了。鲍仲牙倒是十分想去,但自觉与管仲疏远有隙,季牙若不在,便更觉孤单,于是也推脱不去,说是留下来照顾年迈父母。最仲,管仲与鲍叔牙携了十镒黄金,只带着苌楚、春生两个伙计就出发了。

    南方多水,一行四人弃岸登舟,顺汉江南下。正是盛夏时节,碧水悠悠,一帆如叶,两岸青山叠翠,倒映出一片清凉世界。江风徐来,吹得衣襟阵阵飘扬。管仲立于船头,见山高水阔,心中顿生无限豪情,道:“鲍兄,可知这天下之壮观否?”

    “鲍某行商,局促中原一带,天下四海,实是不知啊!”鲍叔牙答道。

    “当今天下,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东至深海,西至大河,可谓奇大无比。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地之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其间有国者,比比皆是!管仲游学六载,所历者不过九十余国。周武王时期,觐见天子的侯伯有千余人之众,可见这天下之国多不胜数,或真有千余之数!——单说眼前这条汉水,源发秦岭,滔滔南下,至楚国郢地折而向东,注入长江。在汉水、长江以及淮河之间,有周王室分封的诸多诸侯国,散落如明珠:曰随国、唐国、厉国、贰国、轸国、郧国、黄国、弦国、申国、应国、息国、江国、道国、柏国、沈国,共计十五国。这十五国乃是清一色的姬姓封国,有汉阳诸姬之称!其中随国最大,所以汉阳诸姬,以随为首!当今南方大国,舍楚国,便是随国了。”

    鲍叔牙道:“兄弟博闻广见,我不及也。汉阳十五国,皆是姬姓封国,皆属王室贵胄,可见这十五国非同一般啊!所在封地也必是江山要地!”

    “鲍兄一语中的!”管仲道:“汉阳诸姬陆续分封,多在周昭王、周穆王时期。何以要列国重重,镇守汉阳?大要有三:其一,南向以遏制强势的荆楚;其二,东向以布防作乱的淮夷;其三嘛,便是我们所求的黄吕了。汉东一带多铜山,为天下最为集中的青铜产地。天子分封十五诸侯以掌控汉阳,也是便于青铜北上,以供应王室所需。而这青铜山的核心,便在随国!所以,随国在谁手中,谁便握有青铜!祭祀之礼器,战争之兵戈,便可以源源不断地铸造出来,真乃是强国之根本,天下之大计!”

    “原来如此。”鲍叔牙恍然大悟,一面说着,一面有一种担忧涌上心头,“只是当今天下纷纷攘攘,战乱频仍,随国重地,怕是也会干戈不休!”

    鲍叔牙倒是提醒了管仲,管仲不由得面生忧色,轻轻叹道:“国中产青铜,兵甲必富足,想来这随国如此占尽地利,自当可以成为强国。”

    两人笑谈天下江山,纵论古今兴废,正自得趣儿,却听得船夫唤了一声:“渡口到了!”管鲍四人别过船夫,登陆上岸,早入楚境。一番奔波辛苦,数日后,由楚国东疆翻越青林山,便到了随国。

    随国国都为随城。管鲍入城后,先饱餐一顿,然后找了一家客栈歇脚。黄吕之事搁置不提,管仲却急着要先置办一份厚礼,说是要拜访一个叫做谀子的人。鲍叔牙大为不解。管仲解说道:“当今随候有两大重臣:其一是季梁,忠贤之臣;其二是少师,谄媚之臣。而这谀子,即是少师最为倚重的家臣。我们欲得黄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