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风雪箭台④:神思管仲(第1/2页)  管仲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鲍氏商旅恍若一梦。众人懵懵的,一片寂静。一人吐着白气吹了吹面前的雪片,打破沉默道:“当兵的就这么走了?真走了?怎么会走!”鲍叔牙接着大笑道:“不敢不走!这个做将军的,还算个君子!”正说间,忽然脑中闪出一个念头:“自己面对的将军其实并非贼盗,多是遇到难处,不得已而为之!有难处你讲嘛,我鲍叔牙鼎力相助!何苦生死相逼呢!”

    “吓死我了!如果真打起来,我们就要全部死在箭台了!”鲍仲牙长舒一口气。鲍季牙接道,“就是!也不知道是谁发的三箭,救了你我。这人真好箭法!——不过怪怪的,干脆一箭射了那将军脑门,岂不省心!”“非也!”鲍叔牙道:“季牙你不懂!此人神射,取人性命只在弹指之间。适才连发三箭,意在止斗劝和,绝非好杀,使箭者必是仁善之人!观其三射:第一箭射马车,意在警示;第二箭射剑身,意在止杀;第三箭射掌心,意在发威!我猜那位将军如果一意孤行,必有第四支箭直取咽喉!三箭有理有节,一气呵成!使箭者胸中有丘壑,必是大器之人!只可惜不知这位朋友姓谁名谁?哪里人氏?”言罢,忽然觉得其人应当隐藏在附近,于是大呼一声“朋友!现身吧!”,众人也随之向四方一齐呐喊,可惜只闻空响,但见玉龙飞甲满天飞,不见回音。

    “行善不留名,真是贤者!”鲍叔牙慨叹道。低头看见射在车上的箭还在,于是用力拔出,细细端详。仲牙、季牙也靠过来,其他同伴也跑过来看稀罕。青铜箭头,木制箭身,寻常得很,只是箭身上有一排长短不齐的刀刻竖纹,着实有一些古怪,令人费解。鲍叔牙用指尖滑过刻纹,寻思从未见过如此之箭,这些刻纹是什么意思呢?

    “我知道这箭!”围观中有一个叫苌楚的伙计,兴奋喊道。鲍叔牙眼睛一亮,如获至宝,喜道:“太好了!快快讲来!此何箭?此何人箭?”

    苌楚接过那箭,瞟一眼刻纹,娓娓道来:“此箭独为一人专有。此人名叫管仲,乃是一个寒门之子。管仲少有大志,博学多才,尤精射技。其人练箭异常刻苦,每日里必发箭百支,且必求百发百中。倘若有某一支箭不中,便在箭身上刻纹为记,再发十支。大家看,只要这箭身上有一道刻纹,便说明管仲正常之外又苦练了十支箭!”苌楚略停,指着刻纹数道,“一,二,三四,五六,哎呀,六道纹,只这一支箭,便知管仲至少又练箭六十支了!——却说两年前管仲箭成,有小神射之誉。那年秋后,有同乡要管仲演示射技。众人于桑树下悬挂一张羊皮,皮之左上,抹一黑污,点大如枣,以做箭心。要管仲于百步之外,射箭三支。当是时,管仲轻舒双臂,挽弓如月,凝神定气,三箭连发;运箭极快,恍若一箭而已!众人正看羊皮,只听得风声急响,尚未回头,管已射完。检视羊皮,唯见污点地方有圆形破口,余皆无损,而三支箭均已穿皮而过。乡人击掌惊叹,赞管仲为三箭穿羊!”

    “如此精妙!那管仲哪里人氏?多大年纪?”鲍叔牙问。

    “年龄尚小,大约十、七八岁。管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我们颖上人!管仲家居颖城东南二十里管家村,与我家隔着一条小山谷。”

    鲍叔牙听得热血沸腾,不觉风雪之寒,“甚好!甚好!终于得知朋友大名!原来还是颖上人!不想我们颖地竟有如此人物!”从苌楚手中取回那支长箭,珍宝一般,于车上牛皮底下藏好,兴奋道:“我们逢此劫难,多亏管仲出手,此情不可忘。风雪更急,宜速速返家。来日必寻访管仲,以报今日三箭之情!”众人点头赞同,一片欢笑。

    鲍叔牙起身立于车前,对着长空风雪连行三揖,十分恭敬,道:“管仲兄!来日方长!”礼毕“哈哈哈哈”一阵大笑,笑声甚是豪迈,直欲压倒风雪!众人随之亦笑。一行人击掌高歌,倍添力气,荒野里迎着朔风,踏着琼瑶,急急奔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