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推断(3)(第1/3页)  大宋之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0多人的灵柩护送队扯成一条线向起觉寺而去,前面是两辆大车拉着的灵柩;每辆大车由四匹马拉拽,上面都放一口棺材。

    两口棺材中装的全是刀、枪、戟矛、诸类的兵器,当然还有鞭、锤、棍棒。

    薛瑾儿、魏延、广元老妪人装扮成一家人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人现在是一家子,魏延是爹爹,广元老妪是妈妈;薛瑾儿只是闺女。

    口人装扮的是卖艺一家人,魏延手中拎一把琵琶;广元老妪拿两根梆子,薛瑾儿则是把横笛挽在手中笑声盈盈。

    卖艺一家人中魏延一点乐感也没有,拎把琵琶完全是装潢门面。

    薛瑾儿则是歌手加乐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这恐怕就是大家闺秀的优点。

    薛瑾儿的是唐朝平阳郡公薛仁贵的第15世嫡系孙女,薛瑾儿还没出世时爷爷就在汴梁皇宫中做殿前都指挥使;薛瑾儿一声下来,爷爷便请来琴、棋、书、画各门老师对她进行艺术渗透。

    当然薛瑾儿喜爱的还是武功,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薛瑾儿在习练武功的同时,对琴、棋、书、画诸门艺术并未放松;由于对音乐表现出和武功一样的热爱,因之用乐手称呼她并不为过。

    薛瑾儿吹得一口好笛,横笛吹奏出来的音律能把天空飞翔的鸟儿吸引下来栖在大树上聆听。

    薛瑾儿能弹奏一手琵琶,跟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描述的琵琶女别无二致: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广元老妪却能唱山歌,而且唱的是川北民歌。

    昨天夜里,魏胜把广元老妪从客房中呼唤醒过来告诉她;说她儿子唐孝业和书童可能还活着,广元老妪听立即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嘴里不住声地呼喊儿子唐孝业的名字念念有词:“儿啊!这是佛祖保佑嘛!佛祖托梦为娘,为娘千里迢迢赶来;我儿果然还活在世上……”

    魏胜见广元老妪见风便下雨,慌忙把她从地上拽起开道:“老妇人不要激动,人只是说我家老祖和瑾儿姑娘是这样分析判断的,你儿到底啥情况恐怕还是未知数……”

    “魏哥不相信我儿唐孝业还活着的话!”广元老妪突然诘问起魏胜来了:“老身在睡梦中梦见他是活蹦乱跳的只是不会说话罢了”

    魏胜惊悸不已,痴呆呆凝视广元老妪半天郑重其事道:“睡梦中的事情不一定准确,我家老祖和瑾儿姑娘让人喊醒老妇人;是让你配合前去营救!”

    “你家老祖是不是三国英雄魏延!”广元老妪冷不丁冒出这样的话。

    魏胜目瞪口呆,死死盯着广元老妪不知如何回答。

    广元老妪向魏胜跟前近了几步道:“魏哥怎么不说话,老身问你你家老祖是不是三国英雄魏延!”

    魏胜不能把魏延重生的消息披露出去,这是因为老祖重生时有过交代。

    广元老妪见自己问了几遍魏胜仿佛一个闷葫芦,便就自顾自地讲述起来:“魏哥不告诉老身那老身就告诉你吧!”

    广元老妪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