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一曲相思(第2/5页)  芍国记之明月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垆酒,何肯负我弄箫台。

    缘起缘灭知何处,一日心期千劫在。

    老天不管人憔悴,思君此心不曾改。

    难知何时再相逢,莫使青春空余哀。

    万千相思恨天涯,恨极天涯梦成灰。

    鱼沉雁断书谁与,寸寸愁肠夜难寐。

    一霎轻叹容颜换,琼花落尽箫声咽。

    春江花月可奈何,一怀幽绪不胜悲。

    夜色惨淡,曲调凄然。弦与指之间的回响,仿佛是从深渊似的旧梦中发出来的,震碎了梦中的幻境,震碎了所有的坚强与傲慢。

    那一声声哀婉的,凄恻的,莫不是他狂傲不世背后孤独伶仃的写照。

    十二年了,十二年了啊,还要等多久,你才会走到身边?

    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琴哀婉凄切,心沉郁无措。

    这一方太古琴,一生只为等一人啊。

    温临风凄楚着,愀然着。琴音住了良久,他的心依旧紧缩着,无法释怀。

    “公子啊公子,你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老高站在不远处的回廊上,叹息道:“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老高说到后一句,加重了语气,像是故意让温临风听到似的。

    温临风当然听到了,只是一阵苦笑,喃喃道:“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眼前人?是心头人吗?若是,该多好”

    远处,响起了幽怨的琵琶,像是诉说无数凄惨的过去,比温临风的琴更悲切。

    人生,谁没有过伤疤呢?可终究要走下去不是,只要活着,终究要走下去。旁人如是,何况是温临风呢?从降生到温家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与天下的风烟脱不了干系,又怎能任由他沉沦蹉跎呢?

    温临风知道,那是老高在委婉劝自己呢。每当老高想劝自己又不敢说的时候,都会闷闷地弹他的琵琶。如果说他一生苦,跟老高比起来,他又算什么呢?

    温临风长长地叹了口气:“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夜已三更,温临风整理了片刻心情,又弹起曲子来。

    此时曲调清扬,悠远,仿佛透过清华月影,透过时间,绕过光阴斑驳的长廊,走到儿时。那般天真无邪,那般无忧无虑,明净纯粹,毫无杂质

    可惜,不能。他的出生,不由他选择。他还有自己的使命,还有温氏一族的使命需要完成。

    曲调忽变高亢激昂,月色仿佛因为这曲调变得更加明朗,夜仿佛因为这曲调跟着澄澈。

    老高放下琵琶,叹息一声,终从苦涩的脸上露出会心一笑,熄了灯,安稳睡去。

    月儿越来越明,只不知明日江湖,将是何等风烟。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度江湖。可惜,一入江湖深似海,如何得安稳?温临风深知这点,李梦天也深知这点。

    正如温临风一直觉得李梦天是牵动江湖风云的主要因素。李梦天同样觉得天下第一神秘人暗中搅动着所有风云。

    两个智计无双的人,终究是要正面交锋的,只是不知是敌,还是友?

    李梦天自打遇见宋兰儿之后,不得不将所有事情重新考量一遍。然目光还是锁定在天下第一神秘人和旧时月二人身上。

    温生季氏谁人见,独坐江湖钓文王。这首诗谶,时时提醒着李梦天,他不能消沉犹豫,而须时刻准备着。

    昨夜星辰昨夜风,当太阳升起来的那一刻,一场场新的挑战也等着他们。

    温临风对李梦天的行动了如指掌,按照李梦天的行程,他们不过半日便能赶到武昌。

    二月的天气,春色极好。一路上绿意盎然,一路鲜花遍野。阳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