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第1/2页)  宫伶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宫伶传奇最新章节!

    玉钟递给沐春一封信,道宫外传来消息。

    沐春急忙接过并拆开,双手捏着纸张看了半晌,一直没有出声。

    性子急的彩袖忍不住问道:“郡主,信上说什么?“

    沐春将信笺放在桌上,微蹙峨眉道:“宫外传来消息,方才上朝时,左相豆卢革,中书侍郎卢程等人联名上奏,奏邓充容为罪臣之女,反对其复宠。并再次提起匡扶国本,须立储之事,并称二皇子守王李继延敦厚仁孝,有治国之才,又为嫡生,理应立为太子,克承大统。陛下对皇位储君之事儿最为忌惮,因此极为恼怒,苛责了左相等人意图另谋新主,有不臣之心!“

    彩袖听闻圣上申饬左相豆卢革等人,心情变得很好,笑问沐春道:“郡主,你说圣上恼了左相等人,是不是就代表,不会立守王为东宫太子了?“

    丞相豆卢革是刘皇后的心腹,曾辅佐刘玉娘登上后位,自然主张立刘皇后所生之子,守王李继延为太子。

    只是这个守王,平日里行为十分不端,完全不将礼制放在眼中,从小娇生惯养长大,性子骄纵且好色,难成大器。也因如此,十分疼爱刘皇后的庄宗,却没有要立李继延为太子的意思。

    也因此,一些揣度圣意的人,便以为庄宗有立长之心。

    毕竟圣上长子,大皇子魏王李继岌从年少时,曾随同圣上征战过,这份父子情分,无人能及。

    且韩淑妃沉稳庄重,与刘玉娘相较,更像皇后。并且韩淑妃也是曹太后早年属意的皇后人选,居后宫多年,也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所以,每逢以皇后马首是瞻的左相豆卢革在朝提起立嫡之说,便有以中门使孟知祥为首的等人,立刻上奏大皇子魏王李继岌忠勇可嘉,又有龙行虎步之姿,实为继承大统之人。太子之位,应为立长。

    庄宗乃唐国第一朝天子,诸多礼制未建,开国之初立后位时,正室韩氏身份尊贵,理应立为中宫皇后。但是庄宗宠爱身份低微的刘氏玉娘,在丞相豆卢革和枢密使郭崇韬的力保下,立刘氏为皇后。又嫡庶颠倒的尊生母曹氏为皇太后,嫡母刘氏为皇太妃,令曹太后此后一直对刘太妃心有愧疚。

    庄宗并不注重嫡庶之分,但皇长子为他并不疼爱的韩淑妃所生,且皇长子个性怯懦,并非国之栋梁。所以立嫡立长之争,已经争论久已,却一直无有定论。

    沐春对于彩袖的问话没有表态,而是又道:“今日早朝,将军李嗣源向陛下进言,说若想保唐国千秋万代基业,太子必须崇文尚武,有治国之才。所以他认为,储位理应立贤。“

    豆卢革是一国宰相,孟知祥将军是倾动天下的中门使,二人因为立嫡立长之说,以争斗数年,没想到,突然半路上跳出个李嗣源,主张立贤者为太子,言下之意,似暗指守王李继延与魏王李继岌,都非治国的贤能之才。

    庄宗宠信李嗣源,觉得言之有理,便问李嗣源,他膝下的皇子,哪一个是治国的贤能之才?

    李嗣源便回禀陛下,说各皇子皆为宫使,而中有所作为者,便是治国的贤能之才。

    李嗣源没有直接回答庄宗的问题,油滑的避嫌,但是立于殿中之人,全都心内清楚,宫使中,虽有几位皇子崇文尚武,但德才兼备,受人遵从者,唯有三皇子晋王李继元。

    而李嗣源此言,虽未明确举荐任何人,意在提醒庄宗不要只专注嫡长之争,应放宽眼光。

    众人闻李嗣源如此说,全都觑着庄宗的脸色,但庄宗的心思很难揣测,他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赵爱卿所言甚是“,语罢之后,便退朝了。

    沐春说完,彩袖忽的拍起李嗣源的马屁道:“奴婢觉得,李大人不愧为忧国忧民的忠君贤臣。“

    说完,彩袖看了一眼沐春,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