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高产农作物(第1/2页)  穿梭在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李松回到家里,距离出门的日子已经过去10天了。

    新世界里时间流逝速度太快,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每次他到现世界里办点事,都不得不火急火燎,特别是现在有了家,有了公主,更是如此。

    看到自己的夫君平安回家,公主自是欣喜不已。

    李松跟平阳公主朝夕相处几个月了,对公主也算有了清晰的认识。

    历朝历代的公主为数众多。后世唐朝的公主应该是刁蛮出名了的,经常参与朝堂之争,甚至出了个太平公主,试图仿效其母武则天,也过一把女皇的瘾。

    而明朝的公主就低调多了,连宗室都倍受打压,更不用说公主了,选的驸马基本上都不是来自豪门,而且还不允许在朝廷里担任重要职务。

    所以说,不要一提到公主就想到“刁蛮”,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自己的这位公主殿下,性情温婉,知书达理。放到现代,那就是个典型的“乖乖女”。

    即使她不是公主,即使是在现世界里相遇,李松相信她也会是自己理想的终生伴侣。自己运气不错,捡到了个宝啊。

    看到李松带回来的大包裹,公主问道:“夫君这次带回来什么啊?”

    李松掏出上次没带回来的药品说:“这是师父给的药。不过他老人家还给了更好的东西呢。”

    公主好奇地问:“什么好东西?”

    看到陆续掏出来的玉米种子、土豆、红薯,公主瞪大了眼睛,这些东西她可从来没见过,即使是在皇宫里也没有。

    李松说:“这些可都是能解决天下人吃饭问题的农作物呢。”

    公主说:“这可是大事啊。夫君打算怎么做?”

    李松说:“我打算先向张华大人禀报,然后在洛阳城外找块地种。”

    公主说:“那我也帮夫君种地吧。”

    李松觉得,公主在深宫长大,一定是出于好奇心,才想着去种地。等她尝到了种地的苦头,就不会这么想了。李松虽然这么想,不过还是答应道:“好啊。”

    次日,他带着一些玉米种子、土豆、红薯,求见了张华。

    李松说:“这都是些高产的农作物,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种植,而且产量还很高。”

    张华问:“亩产多少?”

    据李松以前看过的网文,两汉魏晋时的粮食平均亩产不过280斤,到了后世的明清时期也不过360斤左右。正因为粮食单产低,所以同样的华夏大地,在古代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1亿基本上就是极限了。

    李松说:“这个是玉米,亩产1000斤以上;这个是土豆,亩产2000斤以上;这个是红薯,亩产可达4000斤。”

    其实以上这些数据都比现世界的亩产有所保留,比如红薯亩产最高可达1万斤,说出来怕不要吓坏古人。

    但就是这有保留的数据都足够让张华震惊了。亩产起码都提高到了3倍以上,甚至10倍,要是有这么多粮食,朝廷就不用担心饥荒了啊。

    粮食歉收往往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就是因为南方荆州闹饥荒而起。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其直接起因就是因为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导致了东汉王朝的崩溃。

    看到张华一脸兴奋的表情,李松说:“如今正是阳春3月,最适合耕种。请张大人让户部在洛阳城外拨出3亩地,我带下属们各种1亩玉米、1亩土豆、1亩红薯,到了秋天,再请大人前来查验。”

    张华连声说好:“户部会尽快划出良田给安宁侯耕种的。”

    李松说:“不要良田,荒地就行。”

    张华说:“那就更没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