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 陈州之宝(第1/2页)  荷香满园:农家傻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人这一生非常短暂,短暂到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踏遍天穹下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这个通讯基本靠吼,旅行基本靠走,寄信基本靠缘份的宋朝,人与自然的距离大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进过汴京,没有见过王城,没有离开过故土。

    一个土生土长的陈州人,极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离开这个城市。只有那些官员,才会在接到王命之后,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奔赴向下一个城镇。

    何通判做官以来,从漠北到江南,再回到中原,也算是走过了许多地方。可在他心中,最最眷恋的,依旧是汴京。他是土生土长的汴京人,在汴京长大,在汴京参加科举。

    一转眼,离开故乡已十数年。

    他看到清明上河图时,就痴迷心醉了。

    他一刻也不愿意离开这幅绣画,长久地坐着、站着……

    神色如痴如醉,脸上有不正常的潮红之色。

    故乡!故乡!

    故乡就在远方召唤着他!

    这一刻,他想化身为图上的一个货郎。挑着担子走在故乡的街道上,用脚丈量着故乡的土地。

    泪水,缓缓流了下来,湿润了何通判的衣襟。

    千里江山图与清明上河图,一经面世立刻引来了各界关注。

    尤其是,传说何通判因为观看这两幅图不眠不休两天两夜,最后精神疲惫到直接在这两幅图面前睡着。

    更是为这两幅绣画镀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而且,这两幅绣画是准备进献给朝廷之物。

    如果现在不去看,只怕以后就没有机会再看了。

    抱着这个心理,所有的人都涌入府衙的后堂,争先恐后地看着这两幅刚刚问世的绣画。

    “笔法很幼稚!然则构图奇妙,吾不及矣……”这是一个浸画几十年的老学究的感慨。

    “以绣为画,真是奇思妙想啊!”这是一个刚刚步入书画殿堂的少年书生。

    “这千里江山,果然是千里江山!”这是一个自称走遍天下的商贾。

    “这是汴京!真的是汴京!”这是一个刚刚才从东京汴梁开封府回来的人。

    “这是州桥!州桥旁就是夜市。”

    人群里赞叹一声接着一声,谁也无法想到,这两幅图的画作,竟然是联合会的会首顾荷花。

    一个柔弱少女,竟然能画出这样恢弘的巨作来,真是令人无法想像。

    而这时,陈冬平正在鸿兴绣楼里与大掌柜商议,到底该怎样挽回生意。

    可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了回来!

    “东家,联合会敬献了两幅图,听说这绣画展开之后,将近一丈之长。”小伙计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说着他刚刚打听到的消息,“现在陈州城的人都跑去府衙里去看这两幅绣画去了!别人都说,这两幅画是联合会的顾会首画的。说是顾会首恭贺太子大婚之礼!”

    “甚么?”大掌柜却是先急了。

    陈冬平也愣住了。

    顾荷花竟然画出了两幅轰动全城的画,而且将画给绣出来了。

    她想像不出来,一个连书都没读过几本的农家女,能画出什么好看的东西。

    可事实就是这样打她的脸,竟然真的有许多人跑去看荷花的绣画去了。

    这世道

    怎么了?

    陈冬平越来越闹不明白了。

    而在府衙那里,看画的风波一波接着一波。有许多人当堂坐在地下,拿着画笔在临摹绣画。

    虽然在老画师眼中,这两幅绣画稍显幼稚,匠气太足,不足登大雅之堂。若是换了有名的画师来画,定然会好看百倍。

    可是考虑到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