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心善的黄师爷1(第1/2页)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首小曲只唱了三两句,如风拂翠柳,黄莺啼鸣,果然引得无数食客侧目,喧闹的房间立时平静下来,人人屏息。

    只听怜儿继续吐着莺语:

    “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

    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

    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

    相思弹未终,泪滴氷弦断”

    唱到这里,歌声渐加幽怨起来,惹得众食客也不觉得进入了意境,添了些伤感。

    这首民间曲调湘妃吟本是一首琴曲,部分改编自先朝大诗人李太白的名篇秋风词,秋风词正是凄怨诗曲的名作,字字句句里无不透尽感伤,此时唱来,怜儿极富感染力的嗓音怎能不惹得满屋子的人心绪忧怨。

    歌声丝丝绕绕缠人心,即便是有不懂音律之人,但听此音凄婉低转,也被感染的不行。

    怜儿的脸庞忧郁起来,沁上了一层雾样的迷蒙,唱到动情处,越加动情:

    “人道湘江深,未抵相思半。

    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

    君在湘江头,妾在湘江尾。

    相思不相见,共飮湘江水。

    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

    曲到此处,各位听官约莫也能听的出这曲子里的伤感故事了,原是一对有情人彼此想得死去活来,却难得相见,于是戚戚怨怨,愁愁苦苦,那种感觉,生不如死。

    众皆动容,屋子里的气氛有点抑郁。好多的人都手握竹筷,而忘记了吃食。似乎这就是在戏院里听曲,而不是在酒店里吃饭。

    伤感小曲飘飘,哀音促节,凄若繁弦,怜儿的嗓音里已是含着泪声: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尽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不当初莫相识。

    湘江湘水碧澄澄,未抵相思一半深。

    每向梦中相见后,令人不觉痛伤心。”

    最后一声断断续续,怜儿竟是止不住啜泣起来,眼眶里噙着泪花,眼看着就要滚落下来。

    众食客见到这般情景,都是纳闷的不知所从。这孩子唱着唱着曲咋哭起来了?难道是被这曲子里的相思男女凄怜的故事感动了心肠?又或者这丫头失恋了,想念自己小男友了,或者小朋友,这才伤心欲哭?

    人人在心里猜测着,寻思着,困惑着,乃至幻想着。

    小小丫头又哪里的小男友,失恋一说纯粹胡扯。

    不过丫头怜儿确是因为想念一个人而心生感伤,这个人不是什么小男友,也不是什么小朋友,而是——亲爱的爷爷。

    怎么会是爷爷?

    这首湘妃吟实在是一首感人肺腑令人飙泪的曲子,怜儿用心去吟唱,渐渐地融入到了曲子里的意境中难以自拔,不自然地就触动了深藏心底的忧伤,想起今日自己和爷爷的不幸遭遇,顿时产生了共鸣,爷爷和自己又何尝不是曲子里那一对不幸的人儿呢?

    忧伤愈加浓烈,动情的怜儿已然忘记了这是一首曲子,而当成了自己和爷爷遭遇不幸的真实写照,想起躺在床上伤痕累累心力交瘁的爷爷,想起爷爷万般凄苦的面孔,怜儿就难以抑制情感。

    终于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嘤嘤哭泣起来。

    “丫头这是怎么了?”

    “好好地,哭啥呀?”

    “这孩子哭得,瞧着心里就难受。”

    有人突然提高声音道:“今日没见这丫头的爷爷,不会是丫头爷爷死了吧?不然怎会哭得这么伤心?”

    “死人了?咳,那多丧气呀”有人大感丧气。

    众食客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饭也不顾的吃了。

    忽听那一位大肚之人晦气一声:“老子正吃得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