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章 时机到了(第2/3页)  红楼之开国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胜算并不多。

    这样一来,朝廷对蕲春方向的增兵,就是滁州军的机会。

    水进在庐州备战,一举拿下淮南道剩下的三个州府,就不用担心蕲春军会调兵阻拦。

    都说“天下白衫是一家”,可有巢湖大战在前,蕲春军与滁州军非友即敌,早晚一战。

    滁州军就此征伐,也不算是趁火打劫。

    反倒是淮安、泰州那边,滁州军却不好真的闹什么动静。

    否则泰州军顾此失彼,抵御不住平叛军,对滁州军来说确实弊大于利。

    毕竟泰州军与滁州军如今有往来,也算友军,且唇齿相依。

    泰州军能抵抗住朝廷平叛军还罢,要是抵抗不住,说不得滁州军还要助一臂之力。

    按照之前滁州军设想,挂名在亳州军旗下,以亳州军为北面藩璋,可谁让众白衫军中亳州军名头最弱,如今并不是。

    有蕲春白衫与泰州白衫在前,朝廷也知晓亳州军底细,知晓他们是弥勒教主余孽,占领一、两州之地,与其他白衫比起来只剩下个虚名,自然不被朝廷放在眼中,连带亳州军旗下的滁州部,也没有引起重视。

    不过就算是重视,朝廷暂时也没有办法在江南道平叛。

    毕竟河南道、淮南道糜烂,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大部分州府不是在滁州军治下,就是在蕲春军治下,朝廷驻守兵马能保住杭州府、苏州府不失已经容易,哪里还有兵力调兵平叛?

    至于闽地与广东驻军,一时路途遥远,北上不容易;而是南边各地本就是诸苗混居,地方不太平,朝廷驻军也无暇他顾。

    如今滁州军面临最大的机遇,泰州军与蕲春军将完全被牵制。

    先泰州军一步拿下苏州府,拿下江南东道守军,滁州军才真正的高枕无忧。

    邓健二月初回来,就是为了“东征”备战。

    等到正月末,军校的训导课上的差不多,就剩下各种考核评级。

    成绩上等的,则升级重用。

    成绩中平的,则用其所长的。

    成绩下等的,则是降级听用。

    能得到军校名额的生员,都有各有所长处,中平的有些,下等的只有两、三人,也不是能力不足,而且违反校规条例或私下行事不端的,漏了底细,上了监察部黑名单。

    这行事不端,自然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毛病,而是查实有据的大问题。

    这些人,则是被监察部按错追责。

    至于“降级听用”,则是婉转的说法。

    毕竟两个月的军校生涯,众帅教下去的都是实打实的本事。

    要是直接将这些“不端学员”除名,让他们转投了其他白衫军,就是滁州白衫的损失。

    有了“降级听用”这一条,对外的交代有了。

    实际上那被考评为下等的三位军校生,去处就是“苦役营”,挂个什长、屯长听用。

    至于他们满不满意、跳不挑剔,那就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了。

    童军出身的几个学员,考评成绩都不错,最差的也是“中上”,像霍豹、李远、朱强三个都是“上中”,侯晓明与石三两人更是得了“上上”的考评。

    要知道,每个班“上上”考评的学员不过三、五人。

    童军小将军们这样年岁,与父兄辈同窗,还能脱颖而出,可见其资质与努力。

    考评下来,与其他按成绩听调不同,童军小头目依旧回归童兵,开始备战。

    “调用”没有不说,“升级”也暂缓,只是会例如他们的人事册子。

    毕竟他们如今最差的都是千户级别,不乏五千人副将级别,已经不好再升。

    等到日后童兵部扩军,他们再立功勋时,会加上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