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丰年的烦恼(第1/2页)  极品小村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极品小村姑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八章:丰年的烦恼

    姐仨数月不见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了三更方睡下,大娘二娘也没回去,都挤在三娘这儿一处睡了,早起常氏过来,刚进院就瞧见大娘二娘的丫头,在廊下站着,不禁道:“我就猜着大娘二娘得跑三丫头这儿来。”

    说着大娘走了出来:“娘,您怎么来了?”

    常氏:“这不是亲家老爷吗,一早就让蕙兰过来找三丫头说有要事商量,我这才过来。”

    大娘:“我瞧着路伯伯像是有什么心事儿,莫非是在咱家住的不舒坦了?”

    大娘话音刚落,二娘从屋里出来:“能看闺女能抱孙子的,怎会不舒坦,这要说心事,也没旁的,肯定是为了路记,今年咱们青州定州又是个丰年,地里的麦子收的多,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当当的,路东家必是为了这个发愁。”

    常氏:“这不胡说吗,丰年多好,高兴还来不及呢,发什么愁啊。”

    二娘:“娘,这个我也是听伙计们说的,这麦子收的多了,价儿就低,也不是前些年,一家子忙活一年就为了混个饱肚子,如今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都能吃饱,这吃饱了,剩下的麦子就得卖了换钱,都去卖了,自然就卖不上价儿了,路伯伯的路记就是卖粮食的,麦子价儿一低就发愁了。”

    常氏:“麦子多价儿低,路记收的也低,自然赚的也多,不是好事儿吗,怎么还发上愁了。”

    二娘愣了愣摇摇头:“这买卖上的事儿,我可说不明白。”见三娘出来忙道:“三丫头你快跟我们说说,倒是怎么回事儿,路伯伯愁个啥啊?”

    三娘:“若是为了温饱丰收自然是好事儿,可若说做买卖收成太好就不妙了,做买卖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就是说卖的东西越稀少价儿越高,就好比当年周记的白饴糖,因为就他一家做的好,所以那些主顾没挑拣,说什么价儿就是什么价儿,周记也因此发了财,成就了周记这块老招牌,后来咱常记开始做白饴糖,开了糖铺子糖作坊,这白饴也就不稀罕了,价儿也越来越低,价儿越低利越小,不说周记便是咱们常记如今从白饴上的利润跟前些年也是没法比的。”

    大娘:“可是,咱常记的买卖越来越红火啊,这个谁不知道。”

    三娘:“咱们常记之所以越来越红火,并不是因为白饴卖的好,而是靠的双合盛还有小五弄得那个枣干果脯,若没有这几样儿,只算白饴这块儿已大不如前。”

    常氏:“你说的这些娘听不懂,咱家的白饴跟麦子丰收跟路记的买卖有啥干系啊?”

    三娘:“娘,这是一个道理,做生意的都知道,货要卖缺儿,才能赚钱,都臭遍街了,赚谁去啊,路记主要卖的就是麦子,往年还好,虽说价儿也不高,总是有得赚,而今年定州青州的麦子大丰收不说,路伯伯还特意买了一顷地专门来种麦子,路伯伯本来是想自己的地收上来的成本低,能多赚些,却没想到,今年南边闹了水患,路记的主顾有一半都在南边,这卖不出就算价儿再低也没用,别说赚了不赔就念佛了,能不发愁吗。”

    二娘:“可是往年青州跟定州也是丰年啊,咋就今年的麦子价儿低呢。”

    三娘:“往年豫州山陕两地雨水跟不上,旱的厉害,虽不至于绝收,但收成总归不好,那边儿人口又多,总要吃饭,所以定州青州的麦子也就不愁卖了,可今年豫州山陕也都是风调雨顺,难得的好年景儿,又都是产麦子的地儿,麦子收的比定州青州还多,自己都吃不完了,又怎会从外头来买,麦子多,买的人少,自然价儿就低了。”

    常氏叹了口气:“你们小时候那会儿,爹娘天天盼着年景儿好,年景儿好,地里的收成多了,咱这一家子才不会饿肚子,哪想到这收成好了也发愁,真是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