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楔子(第1/2页)  云洲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洲纪年煦仁三十二年,仁皇帝殁,举国殇。

    皇帝文治武功,在位三十余载,其间仁冠宇内,兴水利,重农商,不劳民,轻税赋,不兴土木,不淫不奢,即位时四海三邦作乱,皇帝率军亲征,终得平定天下,又择最荒凉贫瘠之所建都云州城,三十余载兢业图强,以仁治世,以德理政,体恤百姓,仁爱万民,云州彼时蛮荒村变如今浩大一座城,大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皇宫,官邸。庙宇,酒肆,春楼,戏院,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皇帝在位时,云洲得以至盛,国库丰盈,仓廪臃实,内无乱,外无战。

    有诗可鉴:云州巷陌深,千古第一城,四海尽归拜,三邦来朝臣。

    皇帝不好武功,经纶书生喜读书,奉以仁德行天下,文以治世,勤以治朝,政治清明,百官勤廉,常恤百姓苦,好读千家书,得万民敬仰,史称仁皇帝。

    然天运弄人,煦仁三十二年冬,皇帝突染重疾,百治无效,不到三日便扔下帝国大业赫然西去,皇帝去时正值壮年,时太子未立,天下无主,纷乱渐生。时仁皇崩殂,妘后因悲生疾,三日后也没了。这妘后便是彼时的国母皇后,妘后身前无子,仁皇虽有几个皇子但却都是庶出的,仁皇一心只爱妘后,一直拖着未定东宫之主,未想这回驾鹤西去,诸皇子们为争大统大打出手,手足相残,一时间云州城内朋党林立,勾心斗角,人心惶惶,百姓不敢出户,朝官不敢多言。

    煦仁三十三年,二皇子即位,未足一年,殁,史记曰重疾不治;同年秋五皇子即位,一年后被禧太后废,禧太后临朝三月便被仁皇帝亲侄禄王爷杀,后者迎先帝之孙煦泽即位,煦泽年九岁,黄口儿哪里知知朝堂为何物,时宰相魏中庭辅政,把持朝政十年之久,宰相无德,权倾朝野,魏中庭贪财轻义,大肆敛金聚银,中饱私囊,朝堂风气日下,贪官污吏横行乌烟瘴气,赋税数倍于前,百姓难以为生,积怨累恨,许多弃农从匪,书生报国无门,不少妄议朝堂,江湖落草。盛极一时的云洲渐行渐弱,盛景不再。

    煦仁四十六年,守边二十年的神武将军煦尧率二十万神武军自西子海边境直取云州城,废幼帝煦泽,囚禄王爷,杀魏中庭,整顿朝堂,提振朝纲,一时间威望无双,朝野上下均尊其为皇帝,但煦尧念及哥哥恩情,一直未登大位,而是以护国神武将军之名理政三年,三年之后迎立先帝最之子煦舜为帝,为感先帝仁德,煦舜沿用先帝年号,是年煦仁五十年,云洲朝堂一片兴盛之意,神武将军自觉功成,便率旧部退守西边,还政于帝。煦舜皇帝念其护国之功,特加封其为护国神武大将军,子孙万代承袭。

    这神武将军究竟何许人也,相传此人是仁皇帝的亲弟弟。煦尧曾与仁皇帝共打天下,平定四海三邦之乱,屡建奇功,一身本事,通天彻地,似有当武皇帝之勇,后仁皇帝封其为神武将军,因其不好政事,怠于治国,又自请守边,这一去便是二十年,谁想又在二十年后救国于水火之中。

    有诗可鉴:神武开混沌,救国报兄恩,三载听朝事,云朝又迎春。

    《云史遗记》里关于这一段写得是:皇帝西去骨未寒,不闻悲恸宫阙乱,宫闱一乱烽烟起,四海不朝三邦犯。说的便是仁皇帝死云州无主的十年间,宰相魏中庭昏庸无能,国力渐虚,人心不再,四海三邦的国也都开始打自己的算盘,虽有忠心者继续拜云州城为圣,也不乏有心机者按兵不动暂观天下之局,更有贼心者蠢蠢欲挥师云州而取之……虽说后有神武将军斩乱臣,废昏君,力整朝纲,国力虽有好转,但早已不复仁皇帝当年之盛,当年一心归附的四海三邦更是借机作乱的作乱,进犯的进犯,况且新帝年幼,治国无力,虽有神武将军镇守西边余威犹在,但毕竟四海三邦把云洲四面都团团围住,极北之地有溟海,极南之所为滇海,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