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二节 水运气象仪的墨菲定律(第1/3页)  技艺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技艺天王最新章节!

    “这是在雕刻水运仪象台的蜡模。”

    秦淮悠闲的讲解着。

    气氛有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浪漫。

    “它一共有五层。

    第一层木阁名叫;正衙钟鼓楼。负责全仪象台的标准报时。

    木阁设有三个小门。

    我们知道,古代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时初和时正。”

    秦淮一边雕刻,一边跟商雅讲述。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唉。”

    商雅窘迫的一笑,古代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她懂,但时初和时正就不懂了。

    “嗯。”

    秦淮轻轻一笑,眼神中满是宠溺:

    “时初就是每一个时辰的开头,时正就是每一个时辰的中间时刻。

    这就是细分时辰,便于计时。

    这座水运仪象台,虽然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设计并创作,但它的时间却能精确到一刻钟。

    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人在中门击鼓。

    到了每个时辰的时初,仪象台中就会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木雕人儿在左门里摇铃。

    到了每个时辰的正中,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门里扣钟。”

    说到这里,秦淮拿起图稿,将设计图摆在商雅面前。

    用具体的画面,给商雅最直观的感受。

    商雅唯一的感触就是,这也太超前了!

    “第二层楼阁呢,是换一种表现方式报时。它的正中有一道小门,每逢一个时辰的开始时,一位穿红衣的木雕人儿就会持时辰牌出现在小门前;

    每逢各个时辰的正中,一个穿紫衣的木雕人儿拿着时辰牌出现在小门前。

    这一层共有红衣木雕人和紫衣木雕人十二位,手上的时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就和现在的机械语言报时一样,不过碍于当时科学技术没办法使用语音,古人只能通过文字。”

    说起这些,秦淮如数家珍,无比详尽的解释着。

    看得出来,秦淮研究的苦功夫下了不少,甚至说,秦淮研究到近乎苛刻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列入关注点——毕竟是努力到让系统都绝望的奆老。

    “第三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刻。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门,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雕人持刻数牌出现在小门前。

    此层一共有九十六位绿衣木雕儿,刻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初刻、二刻、三刻、四刻等……

    第四层木阁负责晚上的报时。

    该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门,木门内置一小木雕人,逢日落、黄昏、各更、破晓、日出之时,木人击钲报时。

    第五层木阁负责报告晚上的时间。

    这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门,日出、日落、昏、晓、各更,一个穿红衣的木雕人持牌出现在小门前。

    其实,每一层层木雕人儿的动作也由专门的机械控制。

    整座钟表包含数套机械设备,一共包含12个紫衣小木雕人、23个红衣小木雕人、126个绿衣小木雕人、1个击钲小木雕人,累计162个小木雕人。

    可以说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了!

    可惜这件原作在崖山战败后,由丞相陆秀夫背着,投水自尽了。

    不过哪怕是仿品的仪象台,也能成为一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见它的地位。”

    秦淮叹息着摇头。

    如果古代用铜或者用金来制造这座水运仪象台就好了。

    或许今日。

    还能窥探原作的精密。

    然而现在,只能看着史联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